第(1/3)頁 ,! 收起報紙,陶歌突然有種直覺。 直覺僵持半年之久的“發條女孩”要迎來突破口了。 思緒至此,她心情很是激蕩,然后又跑到報刊亭,把有關于“哈利波特”新聞報道的報紙都買了一份。 回到樓上,她坐在沙發上開始耐著性子看。 這不看還好,一看就看了半個多小時。 越看到最后,她越是滿意。 感嘆羅琳這少婦會來事兒,每次面對采訪時都會提及三月。 就算有媒體尋根究底追問她的個人情感時,也不避諱地表明愛上了自己的“老師”。 “呵,大10歲,小少婦你還想老牛吃嫩草?” 連續看了6則這樣的新聞,陶歌忍不住自得其樂。 中間她又接到了劍橋出版社的電話。 一接通,對面就問:“看了報紙沒?” 陶歌揶揄:“嗯,怎么?你們后悔了?” 對面沉默幾秒,坦言:“你不要用言語來刺激我,你也知道這出版社不是我說了算。” 陶歌躺倒沙發上,飽滿朝上,白白的腳丫子在空中晃啊晃:“那你這電話是為了哪般?資本逐利?” 對面很有耐心:“看在咱們認識十多年的份上,能不能言語好點哎?” 陶歌笑呵呵說:“沒那可能。我對你唯一露出善意時,你自己不識趣,拒絕了“發條女孩”,還想讓我現在對你好點?笑話。” 對面無奈:“我都說了我做不了主。” 陶歌不在意地說:“既然做不了主,那就等能做主了再說。” 對面想了想問:“你要什么條件?” 陶歌說:“不是我要什么條件,而是你們能給出我什么條件?” 對面明白了:“我晚些時候再給你電話。” 陶歌懶得廢話,直接掛了。 中午時分,就在陶歌約了羅琳見面,準備好好囑咐羅琳多多贊美三月、多多曝光三月時,電話又響了。 是企鵝出版社一主編的電話,目的同劍橋出版社一樣,要求看“發條女孩”另外的稿子。 面對世界上最著名的英語出版社,陶歌這次沒有拿大,而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跟對方斡旋。 20分鐘后,陶歌和企鵝出版社達成協議,同意再帶4萬字旳稿子給企鵝出版社。 這樣一來,就相當于企鵝出版能夠審稿“發條女孩”一半的量。 約好下午兩點在企鵝出版見面后。陶歌出于謹慎,聯系了一個熟悉很多年的大律師,以及一位大學時的導師前去壓陣。 另外還電話邀請羅琳一起去,目的是增加“三月”的分量和真實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