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顧女士環視一圈校園,感慨說:“中大校園很干凈,環境很美,不愧是國內最美的三大校園之一。” 張宣跟著說:“確實,這里的氛圍和環境非常優雅,很適合讀書寫作。” 顧女士聞弦知雅意,“看來三月對中大很滿意。” 張宣說:“當然,我很慶幸選擇了中大,每次寫作思路卡殼時就會出來走走,看到這些美景,郁結的心情立馬會好了很多。” 沒有忘記高校長的拜托,他為母校打了一波廣告后,就帶著攝制組進了租房。 準確地說,這是顧欣的要求。 她希望先對張宣進行一次采訪,地點最好是書房。 對此,他沒什么異議。 看到攝制組進來,早有準備的杜雙伶以主人翁身份給眾人倒茶。 似乎得到過陶歌的囑托,顧女士和攝制組一行人很聰明地不過問杜雙伶的身份,也不拍攝杜雙伶。 雖然只要有點腦子的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但都默契地選擇裝聾作啞。 見到小十一進來,杜雙伶有些意外,不過下一秒又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兩人對視一眼,小十一很大家閨秀的樣子接過茶,然后坐到沙發上跟杜雙伶、文慧、鄒青竹聊了起來。 張宣沒去管客廳的幾女,他充分相信雙伶的能力和識大體。 喝完茶,張宣領著攝制組進了書房。 顧欣進到書房后,首先看到的是三排書墻,有種瞬間來到了圖書館的既視感。 問:“我可以看看嗎?” 張宣紳士地伸手:“自然可以,請隨意。” 隨意,遠道來的顧欣真沒客氣,隨意抽出一些書籍翻了翻,發現很多都做了筆記。 頓時忍不住問:“這里有多少書?” 張宣回答:“1649本。” 顧欣轉身看著他:“這么精準?” “當然,這都是我一本一本挑的,一本一本擺放的。” 顧欣又花時間抽看了20多本,“這些書你都看了?” 張宣搖頭:“沒有,只看了大約三分之一。其它的是儲備起來準備看,或用來方便查閱資料的。” 顧欣真心贊美:“三分之一差不多就是500多本,那也很了不起。” 看完書,顧欣的注意力被另一墻的紅酒和白酒吸引住了。 她可是識貨的人,對羅曼尼康帝和柏圖斯一點也不陌生,知道它們的價值。 而茅臺就更不用說了。 尤其是其中一瓶五星茅臺,看得她眼珠子大瞪。 小半晌,她回頭問:“三月你很喜歡喝酒?” “還好。” “這些紅酒都出自法國十大紅酒莊園的頂級品牌,是自己花錢買的嗎?” 張宣搖頭:“朋友送的。” 顧女士取出一瓶紅酒,感慨:“你這朋友真是大方。” 張宣笑笑,沒接話。 顧女士問:“這些酒平時是用來看,還是用來喝?” 張宣實誠道:“用來觀賞居多, 不過想喝也會喝。” 顧女士心疼地問:“舍得?” 張宣反問:“為什么不舍得? 在我看來,好東西都是為人服務的,酒也不例外,想喝就會拿出來喝。” 顧女士道:“這是以人為本。” “對,以人為本。”張宣附和一句。 ps:求訂閱!求月票! 。樂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