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顧女士引導話題:“這種頂級紅酒對我來說算是很奢侈的東西,我曾經跟一個朋友喝過幾次,但自己從不敢買,因為買不起。” 知道她問的目的,張宣十分坦然:“我不在乎這些,對于名牌也好,奢侈品也好,我不反感。 但也不刻意追求。 好喝好用就行,你也別在紀錄片里說我艱苦樸素,或者奢侈無度。 我要是真碰到一個喜歡的奢侈品,只要消費得起,我也會買。 但平時我還是習慣以前的生活,這點不會改變。” 顧欣把紅酒放回去,優雅的地坐在她對面:“你很坦誠,也很推崇實用主義。” “對,是這樣。” 再世為人,他有了錢有了地位,自然不會太過虛與委蛇。 而且就算他不小心說錯話了,后面還有陶歌兜底,播放之前必須經過層層審核的,所以現在很隨意。 顧欣視線落在他身上,說:“其實我來之前,曾對你做了很多功課。 其中之一就是收集你過往被媒體拍到的照片。我當時還非常奇怪,為什么你身上找不出一件很值錢的衣服。 為了不臆測,我特意請懂服裝的朋友辨認了一番,結果就是你身上沒一件超過100塊的衣服。” 聞言,張宣低頭自我打量一番,很自然地說:“我覺得這樣穿舒服。 從小這樣穿慣了,現在不想去改變什么,也沒想著去改變。” 顧欣說:“我能理解,這叫真性情,活的灑脫, 其實錢財對于現在的你來說,都乃身外之物。 就像我在校門口第一眼見到你,就感受到了你身上內斂的滿腹才華,穿什么都掩蓋不了你的氣質。” 對這點,張宣不否認。 都說環境能養人。自己寫書寫多了,寫出了名堂,當收獲一片贊譽時,整個人的氣質和自信無形中就立了起來。 有時候他在鏡子里看自己,都會覺得恍惚。除了長相、性格同前生的自己還如出一轍外,其實氣質已然截然不同。 像變了個人。 … 拍紀錄片,兩人聊得都很隨意,也很家常。 書房的目的達成之后,顧欣示意張宣自由活動,按平常的起居做事。 張宣也不客氣。當即出了書房,看看手表,每天練習拳擊的時候到了。 老樣子整理一番,他也不顧這么多人在場,開始自顧自地練了起來。 顧欣摸了摸拳擊器具,問:“每天都練習嗎?” 張宣說:“每天練習。” 顧欣問:“是什么讓年輕的你如此自律?” 張宣回答的很隨心:“不是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么?我寫作的強度很大,需要一個好的身體支撐。 另外天天坐著寫作很容易肥胖,我可還沒結婚呢,不想把自己變成大肚男。” 顧欣笑道:“聽起來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你還擔心這個嗎?” 張宣回答:“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