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根據(jù)習俗,一般棺材要在中午12點前上山。 由于路程比較遠,所以最后一天的早飯比較早,6:50就開餐,吉時7:40起橋。 所謂起橋就是棺材抬起來離開地面。 這里有個忌諱,有告示貼出47年、57年、68年和81年出生的都要在起橋這一時間點回避。 回避范圍是1里地,就是躲起來,別去看棺材。 2年前曾有個50多歲的人不信邪,在棺材起橋時,站棺材正前方觀看,然后當場就掛了。 不信的人認為是腦溢血剛好犯了,信的人就認為是被沖死了。 其實大家在心里都覺得剛好是犯病了,但又沒人愿意去試試。 看到告示時,這四個年頭出生的人吃完飯就跑回家關(guān)起門躲起來了。 洗漱一番,一行人驅(qū)車去了老杜家。 早餐還是一如既往的豐盛22個碗。 吃完飯,就緊鑼密鼓出殯。老杜家親戚多,人脈廣,光打前陣的花圈就有50多個,排了老長的隊伍。 伍瑞國剛好是68年的,吃完飯就被杜克棟拉著躲到鄰居家里去了,一再囑咐不要透過窗戶觀看,要等有人喊他才準出來。 很慎重,原本不信這些的伍瑞國硬是被弄得心里麻麻地亂。 出殯的路比較遠,怕雙伶跪拜吃不消,張宣特意為她扎了個大的草甸,還弄了點棉花放中間包著。 吉時準點出發(fā),這一瞬間鞭炮起碼放了不下50掛,一個響樂隊、四個西樂隊也齊齊奏樂。 哎喲… 他都聽膩了,西樂隊每次都是東方紅開頭,這么多年就沒有一點變化,沒一點長進,怎么就不去學學新歌呢? 不過有句話說得對: 千年琵笆,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嗩吶一響全劇終,初聞不識嗩吶音,再聽已是棺中人。黃泉路上人消沉,望鄉(xiāng)臺上憶前塵。孟婆一湯忘今生,奈何橋上渡殘魂,來生再做華夏人。 4支西樂隊都沒能蓋住3個嗩吶的聲音,真他娘的喲,用星爺?shù)囊痪湓捳f:絕! 三個字:絕絕子。 送葬的隊伍很長,附近鄰里吃完飯后自發(fā)地跟在后面,這是互相幫襯的傳承,家家戶戶都是如此,這樣顯得熱鬧些。 不過老鎮(zhèn)長生前的人脈關(guān)系廣;杜克棟就更別說了,光朋友和生意伙伴就來了幾十個,隊伍老長,有兩里來地。 在路上,張宣的手機響了。 “叮”地一聲,應(yīng)該是進來了一條短信。 不過他沒空去查看,主要是附近的人家也忒多了點,鞭炮聲放個不停,每一戶人家放鞭炮時,孝子都要行跪拜禮。 這就很頻繁。 導致他都沒時間看短信,不然很容易顯得突兀。 當然了,他心里有個直覺,這短信還是不看的好,雙伶這笑面虎在旁邊呢,萬一要是杜玉發(fā)過來的,然后短信開頭就說:我姐、或希捷.... 那不得死翹翹? 昨晚上有關(guān)“白頭發(fā)”的恐懼還縈繞在心頭哎… 他絕對相信,以自家笑面虎的能力,肯定已經(jīng)把目標鎖準了米見。 之所以不鬧,他很明白,是因為雙伶真心實意地在乎自己,不想讓自己難堪。 也正因為雙伶這一點、從不為難自己老公這一點,兩人前生沒紅過臉,一輩子都很和諧。 其實他不是渾人,心里還是拎得清的:雙伶身為女人能做到這一步,已經(jīng)是這個世界上最能容忍自己的人了。 就算親媽阮秀琴同志都不一定會事事包容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