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點開:你人在荷蘭? 張宣回:你是誰? 陌生短信:你猜? 猜?我猜個雞兒猜,張宣直接把短信刪除。 老男人現在淡定的很。發這短信的首先不可能是雙伶,因為雙伶就算知道自己在荷蘭,也不會明著問。 而米見就更加不會問了。 至于莉莉絲,如果是這虎妞的話,短信內容應該是這樣的:老公,你背著我在荷蘭撩女人? 或者這樣的:老公,我們三姐妹伺候你還不過夠?還要到外面去尋刺激打野食? 兩分鐘后,又進來一條短信:你想不想知道米見的信是怎么到杜雙伶床上的? 張宣蹙眉:你是小十一? 陌生號碼:小十一是蘇謹妤嗎? 張宣好想現在就打個電話過去聽聽聲音是誰。可是場合不對,會場此時很安靜,都在嚴陣以待比賽的到來。 張宣再次把短信刪除,然后把手機關機。干脆來個眼不見為凈,他可沒慣著別人的毛病。 比賽開始了。 臺上柔和地燈光依次亮起,李斯特的巨大頭像在抹墻上頓時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頭像下面是一排文字:第四屆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 不過全場最吸引人的還屬燈光投束下的那架黑色鋼琴。 此刻黑色鋼琴就像一個絕世美人般靜立在舞臺正中央,接受數千觀眾的注目禮。 接下來就是走大賽流程... 比如李斯特鋼琴比賽組委會主席發表致辭、歐洲文化藝術音樂協會代表人發言、李斯特音樂學院主席講話、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 好在這些頭頭腦腦講話都很精簡,甚至有個別說話還挺幽默,沒有引起大家反感。 緊挨著就是本屆大賽評委亮相。 喲,好家伙! 一個個頭銜都牛逼的不要不要的。 一路念叨下來,張宣發現“鋼琴家”都是最末尾的、微不足道的修飾詞。 每個評委,不是xx世界知名音樂學院的權威鋼琴教授,就是古典音樂界泰斗... 尤其是提到克里斯蒂安·齊默爾曼、格里戈里·索科洛夫等音樂巨頭時,現場迎來了一片片掌聲。 一番常規操作過后,比賽開始了。 或者說第四階段的“音樂節”開始了。 首先出場的是來自意大利的一個小伙,叫戈伊爾.羅馬,短發鷹眼,挺精神。 這人一出場,現場就有了很好的反響。 張宣也是把目光投了過去,在昨天的街頭詢問聊天中,他也了解到,這位選手的實力很強。 有沖擊大賽第一的勁頭。 不過也確實如此。這人獨奏會第一曲彈得是李斯特作品,張宣作為局外人都感受到了壓力,有些文慧提心吊膽。 一曲完畢后,現場如雷般的掌聲也反映了人家不俗的功力。 陶歌小聲問他:“你經常聽文慧演奏,你覺得同文慧比,這人實力怎么樣?” 張宣蹙眉,實話實說:“以我的鑒賞能力,感覺不分伯仲。” “姐也是這種感受。” 說著,陶歌轉身問藝術細胞比兩人強幾個檔次的欣欣:“你呢,聽完你是什么感覺?” 欣欣只說了一個字:“強。” 四場演奏會下來,戈伊爾.羅馬展示了非凡的音樂才華,幾乎贏得了滿堂彩。 隨著戈伊爾.羅馬起身致謝,臺上燈光逐漸變暗。 欣欣這時才有空小聲問張宣:“張宣,文慧是第幾個出場?” 張宣說:“第2個,馬上就是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