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兜兜轉轉幾個小時,馬不停蹄的老陳終于來到京城,走進了老朋友的書房。 “老陳啊,你奔波一天了,你要不要先休息一會兒?”鄒平妻子關心問。 “不用不用,我在飛機上就是一路睡過來的,現在正精神著。“兩人認識很多年了,老陳也沒那么多客套,進書房就開始找鄒平口中的手稿復印件。 “誒,好,那你忙,累了就自己去休息,我出點買點菜。”給老陳倒一杯茶,鄒平妻子就把書房門合上,走了。 手稿很好找,就在書桌上,瞄準目標,老陳三步兩步就躥到了跟前。 “人世間…” 視線落在手稿復印件封面,老陳不禁小聲呢喃書的名字。 “簡單,有內涵。” 老陳盯著“人世間”三個字瞧了半晌,給出五個字的評價后,下一秒就迫不及待地坐了下去,開始閱讀了起來。 第1到5章是整部的引章和序言,交待了場景、主要人物及性格,以及故事的起頭。 看完前面五章,老陳停歇了片刻,情不自禁喝了口茶,文人懂文人,文人更懂筆下文字的好壞。 僅僅讀了5章,老陳就夢回了書中年代,有代入感,有強烈的感情敘述。 老陳明白,這個開頭就非常不簡單,一看就是下了苦功夫的,每個字、每句話、每個人物都極其精彩鮮明,很有水平。 一口氣喝了大半杯茶,老陳又進入了書中世界,然后就一發不可收拾。 太陽落下,月亮升起,外面餐桌上的飯菜從熱氣騰騰到晾涼如水,也不曾見老陳動過。 晚上11點過,鄒平回來了。 一進門,鄒平妻子就小聲問∶“你年紀不小了,怎么加班到這個點?” 鄒平換鞋:“社里忙,這是好事。” 妻子給倒杯水:“忙”人世間”?這書這么好?” 鄒平點點頭∶“好,少見的好!我在社里工作了幾十年了,還是頭一回見到上下口碑一致的書。” 妻子湊過來問:“今天我也看了一點,你說這書真是那個年輕人寫的?那么年輕,怎么就那么厲害?” 鄒平感慨叢生:“你不應該有這樣的疑問,書中世界就發生在他身邊的小鎮和農村,假不了。 另外他身世簡單,如同白紙一樣干凈,文風一如既往,大開大合,樸實有力!要是別人有這樣一半的筆力,早就揚名立萬了,也不可能躲在幕后。 這人啊,誰也逃不開名和利,這也是以前雖然有人攻擊他,但從不會質疑是不是他寫的原因。 再把話說回來,這部“人世間”注定要載入史冊,你見過有考場舞弊的考生比被抄者分數還高的嗎?” “喲!你這是護上了呢,以前我可是看你不待見人家的。“理站不住,鄒平妻子干脆另辟蹊徑挖苦丈夫。 鄒平搖搖頭:“以前歸以前,現在歸現在,不是一碼事,現在我服。” “行行行,我知道你被一個小年輕打服氣了,好了吧!” 妻子呶呶嘴∶”我不是懷疑,我是看老陳今下午一進去就沒出來過,呢!那飯菜就在桌上,我也不好喊他,怕打擾他。” 鄒平掃一眼桌上的四個菜,良久嘆口氣∶“最愛將遇良才、棋逢對手,最怕既生瑜何生亮誒,看完“人世間”老陳估計又得回陜地老家閉關好些年了。” 妻子問:“那這飯菜?” 鄒平說:“你去休息吧,我在這等著。” “行,我去睡了。“文人之間的事妻子也不大懂,于是去隔壁陪孫女睡覺去了。 凌晨兩點過,老陳出來了,本就不年輕的臉上今夜更不年輕,添了好些皺紋。 “餓了吧,先吃飯。“正看電視的鄒平從沙發上起身打招呼。 “你怎么還不去睡?”老 陳洗個手,上了餐桌。 “人老了,一晚上躺著也沒多少覺,睡不睡也不差這會兒。“鄒平給他倒了一杯燒酒,自己也弄一杯,在旁邊陪著。 “感覺怎么樣?“碰一下,喝一小口,鄒平問。 老陳夾一粒花生米放嘴里,慢慢咀嚼,咽下去過了好久才苦澀地吁口氣∶ “我這輩子都難咯。” 聽到這真心實意的一句自我評價,鄒平沒安慰。兩人雖然是相交摯友,但想要寫出這樣的作品,老陳這輩子真的恐怕難了。 老陳自發端起酒杯,再次同鄒平碰了碰,緩沉說∶“不虛此行,為人間盛世喝完這杯。” 鄒平懂老陳意思,知其惺惺相惜、知其在高度贊揚“人世間“的水平,沒做聲,仰頭一口悶。 … 陶歌打電話來了。 接起電話,張宣第一句話就問∶“都過去這般久了,你怎么還沒離開京城去新加坡?” 陶歌高興地說:“姐開心,就把行程暫緩了。” 接著她又補充一句:“你放心好了,東南亞那邊姐時時刻刻有關注,目前問題不大,形勢都在照著預期發展。” 對于東南亞的局勢,張宣倒真不擔心。 要是事情出現一點紕漏,估摸著這姐們比自己還急,那時候根本不用催促,她自己就麻利去了。 只是這樣子下去,欣欣那女同志就忒慘了點,得在滬市等白頭。 陶歌沒功夫琢磨他在想什么,又道:“就在剛才,結果出來了。” 沒頭沒腦的一句話,張宣有點懵,“什么結果出來了?” 陶歌吐出四個字:“征訂數據。” 張宣緊著問:“你是說新華書店的征訂數據?” 陶歌說:“對,新華書店地第一次征訂數據現在就在我手上。” 張宣急忙問:“多少?” 陶歌笑道:“從來沒見你這么急眼過,是不是害怕數據不好?” 張宣說:“那是自然的,這書我花了多少心血,你難道還不清楚么?” 聽到這話,陶歌不再賣關子,低頭看著數據,念叨∶“612317冊。” 張宣嚇了一跳,不敢置信地驚呼∶“沒搞錯?這么多?61萬冊?突破60萬了?” 陶歌甩甩頭發,揶揄∶“用王屋二山寫出來的書,這點多嗎?” 張宣回擊:“是吧?你現在想想應該挺有成就感吧? 61萬冊啊,這可是鑲了金,你賺大了。” 陶歌翹起二郎腿:“公共財產,又不屬于姐一個人的,有什么賺大了的。” 張宣∶“......“ 陶歌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問:“你知道洪社長看到這征訂數據是什么表情嗎?“ 張宣問:“什么表情?” 陶歌說:“像喝醉了酒一樣,臉上都是紅暈。” 張宣樂呵呵地道:“怎么辦?聽到你這話,我現在人都有點飄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