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文慧說這話,還有一層試探的意味,更是拋出了一個橄欖枝。 試探的意味在于后面的四個字:「或者他提」。 前面說了雙伶、米見和文慧自己,后面又加上了他,什么是「他提」? 其假他 「他提」嚴格意義上來講,帶了一種」家長會」的意思。 而有資格上家長會的就是前面的雙伶、米見和文慧自己。這差不多就是另一個「柏林之約」。 真假「柏林之約」,可以解讀為文慧的霸氣一面:就我們三有資格上桌。 這是文慧旗幟鮮明地劃了立場和勢力范圍,也在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雙伶和米見的支持。 之所以這么講,因為杜雙伶和米見就是不想有太多的女人「分享」這份愛而提出了約談,文慧說:你們不愿意有其她人來分享,我是同意的,但我除外。 這是一個試探,試探米見能不能聽懂?試探米見水平的同時,也在維護了三女的地位。 而橄欖枝是「真假柏林之約」的延伸。 同時還是文慧最深層次的意思:我知道你和雙伶在擔心什么?但如果你們尊重了我的「權利」,作為交換,我也會尊重你們的「權利」。他的紅顏知己不只我們三個,對你們有威 脅的也不知有我,只要你們維護我,在重大事情方面我會站在你們一邊。 顯然,文慧感受到了陶歌的威脅,也看出了杜雙伶和米見的「弱點」,所以她拋出了橄欖枝。 不過以文慧的傲氣,自然不屑于拍別人的馬屁,三人之間該爭就得爭,該怎么爭就怎么爭,輸贏全憑本事。橄欖枝只局限于有其它「威脅」時才生效。 換句話講, 以「柏林之約」為前提,以你們尊重我為基礎,我們三個是內部矛盾,其她人是外部矛盾。 小如家庭,大到國家,內部矛盾從古至今就有,從未消失,也不會消失。但是內部矛盾再怎么洶涌,一旦遇到外部矛盾時,就會抱團全暖,等擊退了敵人再比劃。 陶歌把事情看得透透的,曾不止一次慫恿張宣拿下文慧來牽制她。文慧不失所望,不僅看到了杜雙伶和米見的顧忌點,也摸清了張宣的命脈。 所以,文慧在雙伶和米見最需要的時機出現了,并示好。 或者說,文慧別無它法,只有這么做。張宣是不可能讓她靠近陶歌的,也不會允許她自立山頭。 拋開愛情之外,擁護張宣的利益才是文慧的明智選擇也是她唯一的選擇。 這也是她拋出橄欖枝的緣由所在。 迷住。」 聽完這話,米見真心實意地發出感慨:「難怪他會被你 短短幾個字,米見表示了對文慧的認可,承認了文慧是一個等級的對手。 文慧知道對方聽懂了,接住了自己的話術,頓時把米見的危險等級提到最高級。 她十分端莊地開口:「你也不差,這么優雅漂亮的女性在北大這種高等學府并不多見?!? 米見莞爾:「可我還是出來和你見面了,現在想想,我當初雖然不情愿,但還是對你充滿好奇?!? 文慧和顏悅色地說:「其實我并沒有贏雙伶,他在大學一直纏著我不放,并不是我魅力大,而是在中大,雙伶身邊缺少一個你,就算沒有我,還有另一個我?!? 米見面帶淡淡笑意:「這話我信。從初中到高中到大學,雙伶的閨蜜好像對他有一種不可言說的魔力,他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 不過米見接著又說:「張宣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還是一個很有藝術氣質的人,眼光出了名的挑,你要不是文慧,我更信他會寧缺毋濫。」 文慧會心笑笑:「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才一直沒能逃出他的手掌心?!? 米見問:「現在呢,你還想逃嗎?」 文慧沉默,臨了道:「我可以不回答嗎?」 米見說:「當然可以,但我想,你我今天為什么會坐在這里,張宣是我們唯一的紐帶。」 文慧輕嘆口氣,反問:「這還不說明問題嗎?」 一句「這還不說明問題嗎」,米見福至心靈地想到了四個酸菜,忽然明悟,之前抓著的一絲東西,現在豁然明朗了,她可以完全確認了。 ps:寫得應該不算饒吧,要是沒看明白,那就是三月的水平有限,對此說聲抱歉。 奮斗了一晚上,先去睡覺,希望大家查漏補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