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君山島-《世子很兇》
第(1/3)頁
乘坐渡人的船只,來到了與岳陽樓遙遙相望的君山島。
許不令從船上下來,看著渡口后面的大廣場,心里還有點失望來著。
君山島曹家沒舉族退隱之前,在江湖上的地位和名聲都很大,歷史上最強盛的時候,七十二峰七十二豪俠,以一家之力撐起半個江湖,是各個諸侯國拉攏的對象。
隨著亂世平息,大小國逐漸蠶食吞并,皇權的強勢必然壓制了江湖勢力和門閥為首的貴族階級,能左右天下走勢的世家直接消失了。
即便如此,在習武之風盛行的中原,君山島曹家等江湖勢力,依舊有著無與倫比的統治力,朝廷的律令有時候真不如江湖大佬的一句話管用,舉個例子,就比如朝廷不讓人在洞庭湖周邊販賣私鹽,鋌而走險的商販根本不會搭理,而曹家不讓販賣私鹽,八百里洞庭湖便沒有一條船敢運私鹽,這就是江湖規矩。
不過實際上,曹家根本不會斷江湖人的財路,甚至會加以庇護。
也正是因此,祝陸曹等等江湖世家,在鐵鷹獵鹿期間也被一鍋端了。
如今的君山島,早沒有書上那種滿地劍俠的場景,廣場入口存放兵器的解劍閣已經改成了土特產鋪子,而供江湖人落腳居住的房舍也變成了集市,唯一還殘留著當年曹家鼎盛時期的氣派的建筑,可能就只有廣場盡頭的一面盤龍壁了;左右長十丈,高三丈六,雨幕之中一眼望去,便如同蛟龍盤踞于八百里洞庭之內,即將乘風而起。
只可惜,這面象征潛龍于淵的盤龍壁,此時上面也掛著漁網。
許不令撐著油紙傘走在廣場外的寬闊道路上,依稀還能看到地面幾百年來累積下的刀劍痕跡,只是道路旁只剩下冒雨推著小車的力夫和站在門口看著天氣愁眉苦臉店伙計。
寧玉合持著白色油紙傘,走在許不令的身側,幽幽嘆了口氣:
“我當年逃到楚地的時候,這里還很熱鬧,島上不準動武,市井幫派、江湖勢力都在這里談事情。中間那個戲臺子,原本是比武臺,每年一次武林大會,楚地的年輕豪俠,夢寐以求的就是在那上面打一場,青虛真人、陳道子、司徒岳燼等等,以前都在那上面露過臉……東海陸家的百尺崖、風陵渡的鬼門關、祝家的劍門,都是類似的地方,只可惜現在都沒了……”
寧玉合出生于江湖世家,也在江湖上長大,對于江湖的情愫很深,而那些年輕江湖客至今依舊在尋覓的也是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江湖味。
便如同躲在許不令傘下的祝滿枝,此時頗為失落的嘆了口氣:
“上次過來,我特地按照說書先生講的,把劍存在解劍閣里面,結果里面放的全是螃蟹、干貨,我還奇怪螃蟹怎么打人,用螃蟹鉗子不成……”
走在旁邊的夜鶯,略顯疑惑:“外面那么大的招牌,你看不見?”
“講個笑話罷了……”
許不令搖頭笑了笑,制止了插科打諢的小滿枝,看向前方的君山七十二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