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劍指東南-《世子很兇》
第(2/3)頁
橫風席卷黑旗,烈陽下刀光如雪。
肅王許悠身著蟒袍,站在高臺之上,手持長劍,朗聲發表著誓師詞。
許不令少有的穿了身墨黑鎧甲,紅色盔纓隨風飄舞,追風馬安然肅立,黑色丈八馬槊橫在萬軍之前,不言不語,單槍匹馬的氣勢,卻似能壓住在場數萬軍旅。
楊尊義同樣手持馬槊,站在許不令身后,目光打量前方高挑的背影,雖然是縱橫沙場多年的老將,資歷比許不令高得多,眼中卻也不得不服氣。
天下之間,八荒六合。
論‘名將’,眾說紛紜,北齊的左清秋、遼西的王承海、關中的郭忠顯,乃至他楊尊義,勝負未定之前,很難說誰棋高一著,因為名將重在謀略大局,沒打過打仗當不起這兩個字。
但論‘猛將’,天下三國能猛的過眼前這小王爺的,估計沒有第二個。
許不令幼年便敢單槍匹馬出關,斬首百余無傷而還,本來就已經很猛了。這兩年沒待在軍旅之中,但所作所為,卻把這個‘猛’字發揮到了極致。
太極殿破北齊來使、登龍臺殺皇帝、黑城鬧左親王壽宴、洪山湖單騎滅水匪、幽州力戰十武魁、太原萬軍之中擒賊首……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不管是哪一件事兒,放在尋常人身上,都足以在好武成風的大玥名傳天下。而許不令如今的名望,雖然還沒上戰場打過大仗,便已經家喻戶曉、人盡皆知,提到許不令的名字,第一印象就兩個字——無敵!
西涼邊軍之中更是如此,每次消息傳來,肅王都會把許不令干了啥傳到邊軍之中,也不用添油加醋的編,光實話實話都把西涼軍卒聽的一愣一愣的,心目中的形象都快和老肅王許烈比肩了。
古來行軍打仗,最重者莫過于一個‘士氣’,士氣如虹,哪怕是朽戈鈍甲,照樣百戰百勝。士氣低迷軍卒心里沒底,哪怕用著最好的軍械戰馬,照樣一觸即潰。而有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將軍頂在前面,對士氣提升有多大可想而知。
正常情況下,將門世家的年輕子弟,首次帶兵都得從基層坐起,避免直接掛帥,軍中將士不服氣或者心理沒底,打起仗來畏首畏尾。
而許不令以前只當過斥候小隊長,忽然掛帥領五萬西涼精銳邊軍,將士從上到下,竟然沒一個覺得有問題的。
楊尊義身后這些副將,哪個不是在沙場磨礪多年的猛人,有的刺頭連他都敢頂兩句。此時許不令往前面一站,這些個勇猛無雙的大將,竟然緊張起來了,在馬背上坐姿筆直,生怕被小王爺給看扁了。
軍伍之中,本事大就是橫,沒人不服氣。拼馬術、箭術、槍棒功夫、拳腳等等都被吊起來捶,眼前這小王爺發起狠來,在場這么多將軍,加上他楊尊義和旁邊的屠千楚,估計都不夠人家打的,除了服氣還能說什么?
眼見麾下將士氣勢如長虹貫日,恨不得現在就跟著世子殿下出去橫沖直撞的模樣,楊尊義心里的些許擔憂也煙消云散。行軍安排、兵法謀慮是他們這些副帥、軍師研究的,許不令這主帥,就負責一個‘帥’字,只要軍卒心中帥旗不到,那就出不了問題。
高臺之上,肅王許悠講完了誓師詞,許不令驅馬上前,從肅王許悠手上接過虎符帥印。而后拔劍遙指東南:
“拔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