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同游巢湖-《世子很兇》
第(2/3)頁
祝滿枝本來準備把楚楚叫上,可瞧見楚楚在忙著,也沒去打擾,和寧清夜一起走出帥府,來到距離不遠的一處民宅內。
劍圣祝六名頭本來就大,女兒又嫁給了肅王世子,想要拜會攀交情的黑白兩道人物不在少數。為了免去這些世俗打擾,祝六夫婦居住的民宅還比較偏僻,也就一棟兩進的小院。
時間還是早晨,院門開著,郭山榕在廚房里坐著早飯,和滿枝一樣不停的絮叨:
“……昨天到場的人真多,薛承志好像沒敢來,來的是他兒子……揚州船幫的二當家也到了場,當年他在幽州走動的時候,你好像還把他打了一頓,我瞧他一點都不記仇,跑過來對著我可勁兒敬酒……對了,峨眉山那七個道姑咋沒來?江湖上盛傳你們有一腿,我還真想見識見識……”
劍圣祝六站在院子里耍太極劍,不聽不看不回應,一副正在參悟大道的架勢。
寧清夜聽見這些言語,眼神稍顯古怪,偷偷瞄了小滿枝一眼,似乎是在想象滿枝以后的模樣。
祝滿枝則聽的興致勃勃,跑進院子里,接茬道:
“娘,那七個道姑我知道,娥眉七俠女嘛,和我爹在蜀地劍門關相識,到現在老七還在山上等著我爹再續前緣呢。”
“是嘛?”
郭山榕提著菜刀走了出來。
劍圣祝六臉色一變,從院子角落拿起了掃帚:
“你這死丫頭,讓你少看那些亂七八糟的閑書,我和那瑤臺仙子沒半點關系……”
祝滿枝一愣,轉眼看向祝六:
“爹,你咋知道老七叫瑤臺仙子?”
祝六:“……”
有殺氣!
郭山榕微微瞇眼,不過瞧見寧清夜在,還是放下了菜刀,熱情招呼閨女和寧清夜進屋。
祝滿枝昨天才嫁人,母女倆自然有好多話,說了兩句后,便鬼鬼祟祟的跑去了睡房,顯然是去聊些女人家的私密話題。
寧清夜雖然和滿枝關系很好,但這種事兒自然不會湊進去,她轉身來到了院子里,認真看著祝六耍太極劍。
祝六是貨真價實的‘劍圣’,將天下劍學融會貫通融悟出一劍,而并非只會一劍,太極劍自然也是會的。
不過在馬鬃嶺傷了右臂之后,祝六基本上也告別巔峰武魁之列了,此時打太極劍,純粹是修身養性躲媳婦。
瞧見寧清夜神色專注的旁觀,祝六倒是不好誤人子弟,收劍負手而立,含笑道:
“寧姑娘,我這太極劍只是隨便耍耍,論造詣肯定不如武當山的道士,學不得。”
寧清夜原名應該叫‘厲清夜’,但父女倆關系僵硬,祝六自然也不好亂稱呼。
寧清夜見祝六如此客氣,眼中的敬重不減反增,抬手一禮道:
“祝伯父太過自謙了,我自幼學劍,雖然跟著師父學的唐家劍,但在武當山長大,對武當劍法也了解一些。祝伯父這幾下,除開武當山幾位掌教師叔,其他人都是望塵莫及。”
祝六搖了搖頭,反正也沒事,便在臺階上坐下,解釋道:
“劍道不重形,而重意。曹家的‘快’,陸家的‘詭’,說的其實都是‘意’,光練劍招而不通其意,學的再像,也只是虛有其表;其意融會貫通,則不用在拘泥于刻板的一招一式,舉手投足皆為劍招,也就是江湖上常說的‘無招勝有招’。我這兩下太極劍,只是形似罷了。”
寧清夜論武藝,在江湖上也算頂尖高手,但擺在武魁面前,說是半吊子都抬舉。她對于這種劍圣親自指點的機會,自然很珍重,稍微琢磨了下,才認真道:
“祝伯父的意思,我大概明白,只是……”
“習武是滴水穿石的硬功夫,明白意思也沒用,得自己積累夠了,才能真正領悟這些。”
祝六輕笑了下,想了想又問道:“許不令沒教過你這些?”
寧清夜搖了搖頭:“許……相公他什么都會,也曾教過我,但說的沒祝伯父這么詳細,聽不大懂。”
祝六對這個倒是理解,許不令天賦異稟,自幼就是打雜家的,刀槍劍戟、拳腳騎射什么都學,和他這種專精一道的路數都不一樣。
如果許不令教人武藝,大抵就是,許不令說:
“用手握著劍,往前一刺,這就叫‘撼山’。用手拿著刀,往下劈二十八下,這就叫連環刀……”
而學的人,肯定是滿臉茫然。
許不令并非沒認真教,而是自身積累已經到了頂點,無論學什么,都會潛意識從往日積累中借鑒引用,但讓他把自己的經驗教給別人,卻不太好說。
這就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樣,別人沒有讀書破萬卷的積累,許不令用自己的理解教,對方肯定聽不懂。
祝六思索了下,見寧清夜對劍非常感興趣,便含笑道:
“我以后也用不好劍了,不過這輩子的見解尚在,你要愿意學的話,我把這些年琢磨的東西教給你,但‘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能不能學會看你自己了。”
寧清夜聽見這話,自然欣喜,連忙抬手抱拳行了個江湖禮:
“那就多謝祝伯父了。”
房屋之中,正在和娘親嘮嗑祝滿枝,聽見這話也來了興致,急急忙忙跑了出來:
“爹,你偏心,都不教我。”
“我從你三歲的時候教到十三歲,誰讓你隨你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