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生活處處皆靈感-《我是導演,我不比爛》
第(1/3)頁
北影的校內(nèi)網(wǎng)上。
從許鑫給大四上了一節(jié)視聽語言,給大三上了一節(jié)劇作課后,關于他的課程討論的人數(shù)逐漸增多了起來。
“大一學弟求問:跟著聽了一節(jié)課,為啥我啥都沒聽懂?”
“大一老老實實練基本功去,你跟著大三混什么?許導的課大三大四的人都不見得全能理解,你才大一?!?
“許老師不也是從大三直接跳研究生了么?”
“那你為啥不跳?”
“來自大四學長的忠告:這兩節(jié)課我都有聽,但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弟學妹聽的是一臉懵逼。我的忠告是,你們以后可以慢慢上,但現(xiàn)階段去接受許老師的東西,對你們沒有任何好處。他的課是沒有實例模型的,你們必須要先了解許老師說的是什么,才能引申出更多的思考。現(xiàn)在上課,除了耽誤時間外,毫無作用。”
“正解。大一大二的同學老老實實跟著課程走就行。但我必須要說,就專業(yè)學科而言,在我心里,許導這一節(jié)視聽語言在我心里價值百萬。太有用了?!?
“來自學長的友情提示:基本功基本功基本功!許老師講的全是基本功演變而來的。學弟們,一定要打好基礎,真的太重要了!”
顯然,從校內(nèi)的BBS上反饋來看,許鑫的課程,對于大三大四的學生們極為受用。
不過……就在大家討論許鑫的這兩節(jié)課程的時候,研究生那邊……
“兄弟們,羨慕哭了啊!于主任那邊帶的研院哥們剛跟我說的。許導提交了一個紀錄片項目,要帶著手下的研究生一起!啊啊啊啊!據(jù)說還是個大制作,光是經(jīng)費就有好多!而且……紀錄片?。。。。。?!”
“臥槽!你是認真的?兄弟哪來的消息?真實嗎?”
“廢話!我那哥們親口和我說的。項目已經(jīng)提交上去了!”
“研究生都能報名嗎?還是怎么樣?是找于導?還是說找系里報名?”
“樓上的哥們別琢磨了。你又不是于主任的研究生,就算你報名通過了,你導師面子好看?”
“擦!真的假的?!紀錄片項目?什么類型的?《舌尖》第二季?”
“不會是《舌尖》,央視那邊已經(jīng)發(fā)新聞了,開始制作第二季。許導退出了?!?
“我也聽說了,據(jù)說是歷史人文類的。許導是總導演。”
“……報名有限制不?”
“肯定是于主任的研究生優(yōu)先吧。?。。。『煤蠡诎?!當初聽說于主任的研究生是大熱,報的人多,沒敢報。早知道我就努努力了?。。。。 ?
“樓上的兄弟,咱倆一樣。不過也沒什么辦法,我聽說今年更夸張,光是報于老師這的就有三四百,這一屆的研究生更是優(yōu)中選優(yōu)。太夸張了啊……”
“有啥夸張的,你看看許導那一屆和他上一屆研究生現(xiàn)在都在干嘛就知道了。郭凡出來就加入了西影廠,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一部千萬級的處女作了。文木野他們也在其他劇組當執(zhí)行導演。人家的名頭是頂著威尼斯最佳導演獲獎影片《山楂樹》的執(zhí)行導演。這起點……”
“……許導這么做真的合適么?”
“?兄弟你在說啥?都研究生了,還問這種蠢話?人情社會不懂?不然你以為于老師的研究生為什么那么多人報?”
“明年考博,我拼死也要擠進侯老師那。”
“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挨許導近點,師出一門,好處太多了。”
“我悟了!我是許鑫的狗!”
“……他不就是狗嗎?”
“你是真不怕死啊?!?
“……”
……
“BBS上這幾天可夠熱鬧的?!?
聽著于珍的話,許鑫笑著點點頭:
“是,我也看到了……找您問的人多么?”
“多,多了去了。包括一些導師,手下有些優(yōu)秀的苗子,也都想塞進來……大家對你還真挺有信心的?!?
于珍雖然語氣里有些“苦笑”的味道。
但實際上,臉上都是意氣風發(fā)的模樣。
只是因為一部《舌尖》。
或者說……
僅僅一部《舌尖》。
天朝的紀錄片領域,正式錄入了許鑫的名字。
并且,碑刻的地方,還是最高處的位置。
“那咋辦……一期的項目也不是啥大制作啊?!?
許鑫一臉無奈。
這幾天的時間,沒屁事的他在家整理出來了兩套紀錄片的項目雛形。
一套,就是以文物修復為底的主題。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文物修復之路。
他覺得還挺詩意的,畢竟是“絲綢之路”給他的靈感。
這個名字……他特別喜歡。
雖然不知道楊蜜那“大哥你認真的?”的眼神從何而來。
反正他挺喜歡的。
而另一套,則是想拍拍這座紫禁城。
從燕京修建開始,一直到如今。
前面的項目企劃呢,很小。主要就是那些老師傅和修復文物的故事。
算是實驗作品。
而后面的項目……很大,里面涉及到的知識過于龐大。無論是于老師還是侯老師,看到他的企劃后,都打算當做一個長期項目。
分階段的來做。
反正……研究生這種“牲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嘛。
當然了,這是許鑫自己的想法。
別人說這話算是侮辱,但他說這話就半點毛病沒有。
因為他也是牲口之一。
關于故宮紫禁城的項目,需要的是歷史的嚴謹,以及那蘊藏在天朝人骨子里的浪漫相結(jié)合。
這個項目許鑫具體也還沒有什么頭緒,得慢慢研究。
索性定了個長線的五年計劃。
但修復文物這個課題,可能明年差不多就能啟動了。這些天已經(jīng)開始擇選項目成員。
從前期的課題選定、拍攝內(nèi)容擬定、到后期的拍攝實施……
按照《舌尖》的思路走,許鑫估摸,核心劇組大概15到20個人就是極限了。整個劇組的人數(shù)大概在30到40,怎么也都拍完了。
畢竟這個紀錄片又不是《舌尖》,不需要那么多的團隊走遍天南海北。
可問題是……
架不住報名人數(shù)呼呼的往上漲。
直接找于老師問的關系戶不提,就是在青年電影制片廠里募集的工作人員,這會兒資料都超過300份了。
人多到夸張。
“這事情你就別操心了,我來選吧。咱們又不是分豬肉,歸根結(jié)底,影片質(zhì)量第一……哦對,廠里昨天還打電話問我,你確定300萬的經(jīng)費夠用?……你別作假啊,錢要是不夠你就說。別片子拍出來摳摳搜搜的?!?
親娘咧。
你聽聽這話。
許鑫趕緊點點頭:
“夠了。只要能和故宮那邊溝通好,這片子的花費其實真沒多少錢。別的不提,人工就省一大頭……在外面,三四十人的劇組,每個月怎么不也得30萬起步?這邊直接腰斬。器材又是學校出,我估摸都花不完?!?
他這話其實說的挺黑心資本家的。
但實際情況還真沒說錯。
研究生跟著導師做項目,是沒工資拿的。
拿的都是補貼。
具體的看項目,和導師來定。
有的研究生呢,跟著的導師靠譜,可能一個月萬把塊都是正常。有的則可能是干了一整個活,一分錢都沒有。
而許鑫自然不會做那種周扒皮。
但……同樣的,他這邊的補貼其實并不算高。
一來,這是學校邀請的項目。學生們的“收獲”里,比起金錢,更重要的是寫在簡歷上的榮譽以及經(jīng)驗。
能跟著許導一起制作一部片子,就沖這份簡歷,以后你去哪個劇組不是平步青云?
天然起步就比別人高不止一個檔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