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項(xiàng)目-《重生之我要沖浪》


    第(3/3)頁

    老板郁悶的瞟了他一眼,道:"沒專輯,單曲要不要?""單單曲??"

    "我跟你講,也不知道哪個殺千刀的想出來的,這么好的歌,這么受歡迎,誒,就給你弄兩首.開始兩首都沒有,就一首.好像春節(jié)過后吧,不知道從哪兒傳出來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反正就火了,火了之后又傳出來一首《沖動的懲罰》.沒照片,沒資料,上頭發(fā)行商都不知道找誰,全是民間流傳.連盜版都做不成,你說是專輯,人家買回去一聽,就特么兩首歌,不捶你就不錯了!就知道叫刀郎,特么的刀郎是誰啊?!!"

    "不至于不至于,不就是唱歌的么?"

    "那都是錢啊!連沈城都在放他的歌,偏偏找不著人,我們賣也賣不了,太坑了!"

    …………京城.卞鋼正跟幾個哥們喝酒.

    他四十多歲,是個音像發(fā)行商,從90年代開始做,從廣州做到京城,小有身家.

    從改革開放商業(yè)歌曲誕生,到90年代初期,音樂發(fā)行一直是官方的活,有個單位叫"音像出版社".

    那會錢最好賺,老百姓需要音樂,廣州的太平洋唱片公司,一年賺的錢能蓋一棟大樓,印專輯就跟印人民幣一樣.

    后來政策放開,民營也能搞發(fā)行了,于是一夜之間涌出無數(shù)個大大小小的發(fā)行商.

    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是:每年固定搞銷售會,全國的發(fā)行商齊聚廣州,現(xiàn)場聽,覺得這專輯不錯,馬上就訂貨,覺得不好聽,那就少訂.

    再由這些發(fā)行商,把專輯帶到全國各地,逐層分包,下沉到鄉(xiāng)鎮(zhèn).

    90年代內(nèi)地樂壇全盤崛起,歌星無數(shù),盜版猖獗,即便猖獗也能掙錢.比如一盒磁帶10塊錢,唱片公司拿8毛-1塊,零售商拿1塊5.

    剩下全是發(fā)行商的.

    但現(xiàn)在不好賺了,一個是唱片業(yè)集體萎靡,另一個是大唱片公司都有自己的發(fā)行部門,競爭激烈.

    廣州,一度是南派音樂的大本營,如今留下一地的酒吧和夜總會,音樂是越來越?jīng)]落了.

    于是卞鋼跑到京城來,混唄,在干不動之前盡量多賺點(diǎn).(還有)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