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公知登場-《重生之我要沖浪》
第(2/3)頁
辯論只針對有理性的可辯論之人,在此立下兩點原則:第一,不與腔腸動物對話;第二,不把網絡狂犬當人。”
群嘲,直接拉滿那種!
肖教授一人之力,開啟了第二階段的大討論,各種各樣的網友瘋狂涌進來,各種各樣的公知陸續現身,力挺肖教授的同時也表達自己的態度。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就是一個丑角。但她與端莊肅穆的賈母相對,卻更加風趣、更有生機,亦更可親近。我們能說曹雪芹寫劉姥姥,是在丑化勞動人民嗎?
丑角的特征就是怪異、變形、殘缺,給人以異常、滑稽和可笑之感。這不僅是體現社會生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而且揭示人類生命的豐富活力。”
“如果不懂藝術,最好不要急著瞎起哄,這風氣近幾年越來越盛,以偉光正的刀子殺人,刀刀見血,值得反思。”
“還有說像唐氏綜合征的,這既是對唐氏綜合征患者的歧視,也是對類似長相的人的歧視,所有人都值得被畫出來。”
“要求審美統一化,就是沒有審美,有審美的教育就是讓每個人在諸多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審美……”
“國民審美太落后了,需要啟蒙!”
一時間,熱鬧紛呈。
大家發現湖北大學的教授來了,《南方都市報》的編輯也來了,《新京報》的記者來了,文藝批評家也來了,知名藝術家來了,社會名流也來了……
他們文筆犀利,高屋建瓴,落點精準,極擅長用一桿筆進行詭辯,并且個個都有比較顯眼的社會身份。
與其相比,網友簡直是烏合之眾,節節敗退。
但凡經歷過這個時期的人,都曉得公知的力量有多大,說掌握話語權可能夸張了點,但他們的聲音確實可以廣泛傳播,且被很多人視為圭臬。
極少有人敢正面的去懟這股風氣,就算懟了,往往也懟不到點子上,因為都在混沌時代,不明白癥結在哪里。
以往社區的熱點,都要靠紙媒進一步發酵。
這次反過來,社區要速度有速度,要廣度有廣度,要深度有深度,紙媒有點撿剩飯的意思,但剩飯也得撿,就屬這個話題最熱。
而社區最大的收獲,就是這些文化人不再選擇在報紙上發聲,注冊個賬號多簡單啊,打字多快捷啊,擼起袖子就能干!
于是乎,社區的編輯也興奮了。
“臥槽,【司馬不是北】主動申請認證了,快去聯系一下,確定是不是本人?”
“方舟子也申請了!”
“哈哈哈,我邀請洪晃入駐,她居然答應了!我的獎金啊!”
“哈,矮大緊也答應了!”
這一波吸引了近百個名人,全是承上啟下,渾身充滿爭議的家伙。他們又帶來了新的觀點,而社區原本的名人,如韓寒、郭小四、徐才人等也紛紛發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