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八十九章 韓白之爭-《重生之我要沖浪》


    第(1/3)頁

    很久很久以前,文壇幾乎就是神壇的代名詞。尤其80年代,那是文學與詩歌的黃金時代,能在國家級、省級乃至市級報刊上發表一篇文章,立馬麻雀變鳳凰。

    比如馬未都,以前是個機床銑工,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今夜月兒圓》,直接被聘為了《青年文學》編輯。

    還有喜歡擺爛的余華,最早是個牙醫,也是因為寫作改變了命運。以前文壇是神圣的,加入作協更是一種榮耀,但不知何時就變了味,因為作協也是體制內啊,文壇的體制。

    想混文壇就得聽話,不聽話就是離經叛道。像鄭淵潔。有一次他參加一個筆會,一個女作家說最近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問鄭淵潔有沒有看過?

    鄭淵潔說沒看過,于是遭到了鄙夷。輪到他發言時,他現編了深受啟發,你們都看過嗎?”70%的人點頭。

    以后他再也不參加筆會了。經過80年代的輝煌,90年代的沒落,進入網絡時代,所謂文學的門檻無限降低。

    在一批市場化出版社和新銳媒體的培養下,年輕的暢銷書作家層出不窮,韓寒、郭小四為代表。

    傳統文壇信奉的文學崇高論,被新媒體沖擊得七零八落,所以姚遠說這仇是天生的。

    韓寒回應之后,白燁接受了采訪,聲稱

    “其用詞粗鄙,為80后素質低下的左證。”韓寒無需網友幫忙,戰斗力杠杠的,馬上回了一篇更難聽的,甚至扒出了白燁的丑事:推廣自己策劃的圖書、收人錢財、學術腐敗等等。

    直接罵他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于是乎,文壇拉幫結派的來了。

    “如果我是韓寒的家長,我絕對大嘴巴扇他,有人養沒人教。”——《梁啟超傳》作者解璽章。

    “怎么像紅小兵一樣?這種做法非常惡劣,白燁不過批評你,韓寒文章寫得不怎么樣,你就這樣惡狠狠搜羅證據,一二三四列出來!”——作家王曉玉。

    “也難怪,韓寒才十七八歲嘛,沒讀過多少書只知道學校里那點事。”——編劇陸天明。

    陸天明發話了,他兒子陸川自然得力挺,也摻合進來。吃瓜群眾看得熱鬧,紛紛站隊,成了開年互聯網第一大事件。

    韓寒一時有舌戰群儒的氣勢,上能講道理,下能罵你媽比,連發《對世界說,什么是光明和磊落》《文學群毆學術造假大結局,主要代表講話》《中國式文學爭論——上陣父子兵,伙同親友團》等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