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月中。 麥窩和央視發布消息: “麥窩微博成為2011年央視春晚新媒體社交平臺獨家合作伙伴! 今年春晚將首次嘗試以臺網聯動的形式與網友互動,觀眾不僅能參與春晚熱點話題的討論,還能與參與春晚的演員和明星進行互動。 另外,‘2011年央視春晚’官方號正式開通,屆時將對晚會進行全程圖文播報……” 這一階段,姚遠主推的是微博。 智能機尚未普及,支付環境也不成熟,弄不了搶紅包、集五福之類的活動,而微博的電腦端使用數量非常多,所以可以做一下。 年輕人越來越不看春晚了,但并不代表他們遠離春晚。 以前一家人守在電視機前,和和美美的捧腹大笑,其樂融融。現在呢,父母長輩仍然守在電視機前,年輕人可能在玩電腦、玩手機。 他們不看,但能聽到聲,并且用自己的方式來參與: 吐槽! 不知從何時起,吐槽春晚比春晚更好看,章說比正文更刺激…… 姚遠便如此,他在除夕夜就是抱著手機,一邊在群里吐槽,一邊在微博看大家吐槽,接收著零零碎碎的信息,最后也能拼出一臺晚會來。 ………… 企鵝總部。 騰訊微博從誕生到謝幕,始終沒有一個專門的團隊,而是由四個部門聯合負責。你負責技術,我負責運營,他負責移動端…… 內部戲稱為“四龍治水”。 小馬哥這輩子有過很多真知灼見,也做過很多莫名其妙的決斷。 這種“四龍治水”的機制,就是妥妥的災難。 缺乏效率,互相傾軋,互相競爭……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在騰訊微博內部爭論一個問題:到底用什么來登錄? 、手機號? 最后的討論結果居然是,用新浪微博的ID登錄,效益最佳。 這種工作方式怎么可能做好呢? 此刻,負責運營的部門內,正在研究麥窩微博與春晚合作的事情。 “99出手太早了,提前半年就搞定了央視春晚,我們沒來得及,但我們與湖南衛視、東方衛視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為了他們春晚的新媒體合作方。” “地方衛視的春晚雖說不錯,影響力可不如央視啊?” “媽的,這次又被99搶先了!” “不用這么喪氣,微博+春晚的目的在于互動,在于營造一種討論氛圍。我們騰訊微博要用戶有用戶,要名人有名人,到時可以自己帶動話題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