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屏幕上出現了三個詞:4G,物聯網,AI! “移動時代的來臨已經無可爭議,大家都在忙著搬遷。我們也忙著將PC端的產品轉移到手機上,以APP的形式繼續為用戶服務。 APP的載體是手機,手機運作的基礎是操作系統。 魅族有自己研發的Flyme,這樣就形成一個以Flyme系統為核心,以社交、游戲、電商、文娛為內容的生態圈。 那么,這個生態圈夠不夠大? 我覺得還不夠,它還有無線的擴延空間,支撐這個空間的基礎,便是屏幕上的三個詞。” “可能有人問,現在3G還沒有完全普及,談4G是不是早了點?一點都不早,我相信4G時代會很快來臨,并且比3G更加顛覆。 通俗點,網速更快了,可以實現的功能更多了。 而物聯網這個概念更早,1999年就提出了,簡單說就是讓設備與設備實現網絡連接,進行智能化識別和管理。 它的應用非常廣闊,大到星辰大海,小到家里的加濕器。就像剛才的短片那樣,于是又形成了一個以物聯網產品為核心的生態圈。 這兩個生態圈疊加在一起,用什么管理最方便呢? 人工智能技術!” 姚遠看著目瞪口呆的臺下眾人,笑道:“互聯網給人的印象是輕浮的,糟亂的,暴發戶式的,但這只是平臺上的內容,而非互聯網本身。 互聯網從誕生那天起,就是一種高科技,現在大家不認為它是高科技,是因為太習慣了。 我們要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告別原地踏步的圈錢,打破大家的習慣,讓大家重新體會到剛接觸互聯網時的那份新奇、刺激與贊嘆。 當然,真想達到物聯網的效果,4G遠遠不夠,5G甚至6G才行,人工智能也不是隨便說說就能研發出來的。 我們只想順著這個方向前行,大膽謹慎,努力且敬畏著,希望做出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績。 這便是我們在下一個10年要實現的目標!” “嘩嘩嘩!” 這番話倒是激起了全場熱烈的掌聲,眾人頗有共鳴。 10年前上網,那叫時髦,摸下鼠標、敲下鍵盤、加個QQ好友就能興奮半天,現在呢?好像大家被困在一個圈里。 比如團購,團購是近年最火的產業,也算新奇,但它只是脫胎于網購的基礎之上,還是在網購的圈里廝混。 若往后10年,這種感覺更強烈。 除了一個短視頻破圈,真正改變格局之外,很久很久沒出現“讓人覺得可以改變時代”的產品了。 或許GPT算一個,但GPT太嫩了,前途未知。 姚遠說的這些,貌似高大上,其實就是小米的生態圈。 10年夠干什么的?啥也不夠,頂多弄一個“小愛同學”水準的人工智能,還動不動就變智障。 但不妨礙他裝一下逼,因為大方向是對的,未來就照這個趨勢走。 而且他契合上意,領會中央精神:2009年,物聯網就成為了國家五大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立人設嘛! 以前夢想家,以后實業家,做到巔峰就是人民企業家…… ………… 姚遠的部分結束,輪到了劉強東。 商城不具備娛樂性,干巴巴的,說多了還容易泄密,就沒給太長的時間,半小時就搞定了。 空出來的時間,劉薇薇和文莎頂了上去,介紹一下土豆直播。 “……” 江超看著劉薇薇在臺上巴拉巴拉,先偏過頭,問程維:“哥,劉總哪年來的公司?” “跟姚總一塊的吧,好像同是報社實習生,被姚總拉壯丁了。” “哦,就是2001年唄?” “對!” “當時人也不多啊?” “是啊,一人干好幾人的活,不過那才叫創業呢。人往往在那時候最具激情,事業做大了反而沒干勁了。” 程維感慨,江超點頭贊同:“沒錯,共患難的日子最難忘啊!” 說罷,他忽地湊到姚遠那邊,低聲問道:“姚總,劉總當時都負責什么啊?” (二合一,不分章了。 冇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