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江南會-《重生之我要沖浪》
第(1/3)頁
杭州。
在三臺山路的鵒鵠灣一帶,有一片隱沒在青山綠水間的建筑,此前是杭州旅游景點“先賢堂”,供奉杭州歷代先賢的地方。
2006年,這里招商引資,搖身一變成了私人會所。
老板有8位:馮根生、郭廣昌、沈國軍、魯偉鼎、宋衛(wèi)平、丁磊、陳天橋、馬云,全是浙商。
而這個私人會所,叫江南會,金庸親自題詞。
根據(jù)會規(guī),八位老板各有一張“江南令”,一旦身遇危局,就可以持令高呼,其余人必須鼎力相助,同舟共渡。
對外也招人,會員費20萬,一年考核期,考核期滿后轉(zhuǎn)為終身會員。
其實與京城的四大俱樂部一樣,都是打造圈子,一起搞事,只不過江南會是以浙商為核心。
本來紅紅火火,結(jié)果在2014年中央整治會所,江南會就關(guān)了。
但隨之崛起的是一所叫“湖畔大學”的機構(gòu),馬云拉來了更多人,包括柳傳志和史玉柱,自己擔任第一屆校長。
學員有快的打車老板陳偉星、美柚CEO陳方毅、水滴籌創(chuàng)始人沈鵬等這些年輕的企業(yè)家,亦有雙匯集團萬子豪、李寧集團李麒麟這種老牌企業(yè),甚至有李冰冰、胡彥斌等娛樂圈明星,連開心麻花的老板都是學員。
他們打著“創(chuàng)業(yè)研學”的名義,在這里聚會活動,聽馬校長講課,每名學員都是精挑細選,各行業(yè)的人杰。
早期的老馬或許是個護衛(wèi)井蓋的勇者,確實想改變一些東西,但以湖畔大學為轉(zhuǎn)折點,甭管他是主動還是被動,他的方向就變了。
套用央媒的一個形容詞:“財閥!”
夜晚。
江南會的主體構(gòu)造是七棟白墻黑瓦的小樓,設計者是詩人艾青的兒子,這人敏感,不說名字了。
從外面看稀松平常,里面卻大有乾坤。
會議區(qū)、紅酒區(qū)、餐廳、客房一應俱全,臥室的床頭燈是阿瑪尼的,接待室的家具是500多萬的紫檀木,墻上掛著何水法的作品,連角落里的木櫥也是蘇州老木匠仿刻慈禧的物件。
主打一個不倫不類,不中不西。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月色迷蒙,隔著一道潺潺流水的古風臺子上,幾位昆曲名家咿咿呀呀的唱著《牡丹亭》名段。
對面便是觀眾,不多,十來個座位。
有的搖頭晃腦,沉浸其中,有的打呵欠不感興趣,但也得聽,風雅嘛!做生意的,甭管什么出身,宇宙盡頭都是附庸風雅。
但老馬真的能聽懂,他爹是省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耳濡目染。
“最近余額寶和小金庫打的很厲害啊?”
聽了一會,打呵欠那位實在無聊,低聲搭話。
“還可以,我們的資金規(guī)模都突破了200億,不過我們追的快,收益率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是支付寶有優(yōu)勢。”
“今年能破800億么?”
“按照這個勢頭,破千億都可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