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番外:香港-《重生之我要沖浪》


    第(2/3)頁

    中年人叫孫樂,趕緊制止他,聲音壓得更低:“不要亂講話,如果在幾年前,就憑你剛才那句話,就沒你好果子吃!”

    “謝謝提醒,我省得?!?

    姚遠沒抬杠,點了點頭。

    孫樂獲得了很高的情緒價值,聽勸的靚仔才是好靚仔。

    過了一會,姚遠又問:“今天不是開全體大會么?就這么幾個人?”

    “今時不同往日,以前我們制片部很風光的,后來走的走,退的退,就這幾位還是廖先生親自挽留的,新人也招不來……說起來,你是長鳳新今年唯一一個新人??!”

    孫樂嘆道。

    長鳳新,指香港三家左派電影公司,長城、鳳凰、新聯。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大批內地電影人南下,開拓了這片荒蕪之地,他們多采取師徒制,一代傳一代,這為港片奠定了夯實的基礎,直接造就了80-90年代的黃金十年。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又派了一批電影人駐扎港島,因為香港是一個對外窗口,需要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這批人成立了幾家公司,即左派電影,在60年代達到鼎盛,當時香港有國語片四大公司:長城、鳳凰、邵氏、電懋;有粵語片四大公司,新聯、中聯、光藝、華僑。

    左派占其三,實力可見一斑。

    長城主要拍社會寫實類的國語片,鳳凰主要拍喜劇國語片,新聯則是走粵語片市場。

    后來搞運動時期,上有港英政府的苛刻審查和迫害,下有以“港九電影從業人員自由總會”為代表的右派電影圍追堵截,外部還有臺灣禁令,舉步維艱。

    而影響最大的還是大陸,長鳳新被認為是“執行文藝黑線的產物,在港澳及海外大量放毒”,所有人員都要分批到國內學習,創作上要求以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為主,院線必須放映《紅燈記》《沙家浜》等樣板戲。

    這導致創作萎靡,人才流失,將市場拱手讓人,前期積累的1000萬盈余也變成了虧損。

    等運動結束了,香港電影早已翻天覆地,李小龍橫空出世又迅速殞落,許冠文加冕第一代喜劇之王,邵氏、嘉禾雙雄爭霸,商業價值占據主導。

    左派公司建立的優勢消耗殆盡,這兩年也拍了幾部片,票房都是倒數,等于是百廢俱興。

    姚遠坐了一會,從外面進來一位年近60的老先生,容長臉,戴著銀邊眼睛,氣度斯文,正是新聯公司的總經理,廖一原。

    他祖籍廣東,生在香港,記者出身,參加過抗日救亡運動,當過《文匯報》的主任,1956年由新聞界轉入電影界,很有影響力的一位人物。

    廖一原穿著一身西裝,看了看稀稀拉拉的會議室,也暗暗嘆了口氣。

    “先說個事情!”

    他坐下來,開口道:“中央發來文件,廖公(承志)新任僑辦和港辦主任,以后負責我們的文藝戰線工作,廖公邀請長鳳新的相關人員去京城開個座談會,時間在下月底,本月內我要把隨行人員報上去?!?

    “……”

    眾人默然無語,并不期待,大陸風向變幻莫測,他們心里沒譜,誰知道這次去是干什么?

    廖一原也不多講,忽然點名:“姚遠?”

    “廖先生好!”

    姚遠起身。

    “這位就是我們的新同志,香港中文大學的高材生,主動加入新聯為文藝戰線盡一份力,小姚,你跟大家講幾句?!?

    小姚???

    哼!

    自從我變成首富,就沒人這么叫了,大領導也得稱呼一聲姚遠同志!

    他內心吐槽,哼哼唧唧的說了幾句場面話,重新坐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