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莉莉娜的忽悠-《希靈帝國》
第(1/3)頁
當隕石樣本逐漸發出綠光的時候,一幫科學家們正滿頭大汗想方設法地要將它們分開,他們采取了各種可能的辦法,包括實驗室內用的小型牽引機、起重設備、牽引繩以及撬棍,甚至有人奮不顧身地用手去接觸那些可能會要了人命的太空物質,但結果都是浮云:隕石紋絲不動,某種人類還未知的力量籠罩在這些樣本上,讓它們仿佛重逾千斤,甚至仿佛和周圍的空間凍結在了一起。
所有人都滿頭大汗,而更讓他們著急的是那身厚重到幾乎可以去一九四二年的斯大林格勒沖鋒用的防護服,這些東西對穿戴者的要求太高了,經受過訓練的宇航員在太空環境下穿著類似第八百七十二章 莉莉娜的忽悠的東西當然沒事兒,可現場的這群國寶平均年齡都是五十起步的,而且絕大多數有肩周炎和各種骨科炎癥,最老的一個當年幫忙把阿姆斯特朗送上過天一你讓這樣一群智力一百體質一分的老頭老太太干這種體力活這不是扯淡呢么,他們能穿著這身裝備完成三個小時的觀察實驗都算超負荷勞動了。
當然之前也沒人會想到好好的研究第一步竟然是體力勞動這些在地球上最頂尖的專家學者,加起來囊括了太空地質學、生命學、物理學等等學科最尖端領域的終身成就,組成團的話可以至少把四五項諾貝爾獎承包十幾年,現在卻在實驗還沒開始的第一個環節栽了跟頭:他們甚至壓根無法挪動那些擺放在操作臺上的隕石樣本。
“它的能量讀數正在平穩上升,我感覺這不是什么好現象。”一個防護服呼哧亂喘地說道,背后的揚聲器里傳出子六六年出產的老肺葉子風箱一樣的粗氣“我想到了爆炸。”
“或許我們應該撤離這里”另外一個聽聲音好不到哪去的防護服扶著膝蓋彎腰第八百七十二章 莉莉娜的忽悠說道“還有一部分備用的樣本存放在別的地方,可能我們剛才錯誤地刺激了這些隕石里面的能量,讓它重新激活了。下一次………”
“等等!”
就在在場的人員躊躇不安,正準備遠離這些能量讀數越來越高的隕石的時候,有人突然發現了什么,大聲制止了同僚們的騷動。
“看這些綠光它們正在組合起來!”只見從隕石中泄露出來的綠色光芒果然如那個出聲之人所講的那樣,在離開石塊之后就立刻從光暈轉變成了仿佛煙霧一樣的流體狀態,并在半空中不斷匯聚起來,工作人員發現,旁邊的蓋革計數器和其他各種形式的能量探測器的讀數正在飛快地趨于穩定,而半空中的綠色光暈則隨著隕石的能量輻射下降而愈發呈現出實體一樣的質地。
最終,那些飄在半空的綠色光團凝聚起來,并喜快地變形成了一個帶著淡淡微笑的小女駭形象。
小女孩擁有典型的東方面孔,長發披肩,面容甜美而安詳,身高在一米出頭,身上穿著淡綠色的連身衣裙,赤著一堆潔白可愛的小腳丫,她漂浮在半空中,渾身上下呈現出半透明的質地,如同一個幽靈般低頭看著站在下方目瞪口呆的科學家們,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人畜無害的微笑。
當這一幕同時出現在太平洋某個小島上和我們家客廳里的時候,兩方的反應是截然不同的,太平洋的小島上至少有二十個科學家呼叫了他們各自的上帝和老媽,還有兩個科學家就這時候應該喊真主還是喊耶穌產生了小小的分歧,我們這邊則一致認定,lìlì娜簡直生來就是個騙人精的料。
經過短暫的爭論之后,科學家們一致同意這時候應該喊上帝,于是其中一個可能屬于項目負責人但由于穿著防護服而看不出和別人有什么不同的學者指著半空中的小女孩大聲驚呼起來:“上帝啊!這不科學!”半空中的小女孩面帶微笑,跟耶穌他姐似的張開雙手:“科學你妹!”“啊?”
“咳咳,我是說,經歷了漫長的旅途,我終于再次看到了欣欣向榮的生命,這個世界讓人感動……”
“她在裝x。”我們在地球另一端的某個北方城市的某個民宅中嗑著瓜子同步觀看lìlì娜裝神弄鬼,林雪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點。
“她確實在裝x”我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但一般人真裝不出這個效果一你們見過lìlì娜一年能有幾次用〖真〗實的表情跟人說話的?”林雪立刻接茬:“有,每次挨揍的時候,那臉上的表情是真疼。”旁邊的水銀燈聞言頓時心情大好,樂不顛地抱著酸奶瓶子一飲而盡,然后舉著個炸雞腿去找正在院子里曬太陽的八云藍了,她堅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喂食,總有一天自己能馴養那只巨大的狐貍,至少可以勸對方同意貢獻出自己的一條尾巴給她當抱枕。
這時候lìlì娜已經成功地制造夠了降臨所需的光影效果(因為我和姐姐大人已經給她下了禁令,不能隨便折騰人類文明,所以她對自己這寶貴的“降臨儀式”可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根據那一圈防護服石化的姿態就能判斷她現在是多么拉風而且神秘,顯而易見,她在過去的一分鐘里成功挑戰了至少二十多條科學常識,而且是當著這個世界上最科學的一撥人挑戰的,我估計要是她不解釋清楚自己是怎么來的,那幫科學家有一半人最好的下場也是腦血栓。
實驗室的負責人,也就是剛才說“不科學”的某個專家,此刻正激動地看著漂浮在半空中的幻影,眼前之物的出現方式是完全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包括剛才那些隕石樣本突然無法移動、能量讀數突然提高、從隕石中泄露出來的光線發生物理性質轉變在內。都是無法用現有科技解釋的東西,對一個真正的科學家而言,只有這樣的東西才能激發他全部的熱情:科學家喜歡謎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