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托貝魯是一個在空間科技和幽能科技方面都有很高造詣的先進種族,在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所使用的軌道內傳送門竟然和帝國的中短程傳送系統(tǒng)有著幾乎不相上下的性能,而且完全由幽能驅動之后,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盡管有很多人一提到蟲族就會聯(lián)想起野蠻,無情,缺乏節(jié)制和極端擴張主義,等等諸如此類的負面印象,而且很多人認為蟲族只擅長發(fā)展生物技術——比如自己的肱二頭肌——卻不適合研究高科技,但事實上,這種建立在種族印象上的“結論”是一種很沒道理的偏見。是否能發(fā)展出科技文明與一個種族的外貌不會有決定性聯(lián)系,而取決于他們的歷史進程和世界環(huán)境。托貝魯就是個鮮明的例子。他們是典型的蟲群種族,也有著類似昆蟲王國那樣的集權結構,并且在**上產生了多種多樣適應環(huán)境的超進化,但他們最強大的仍然是科學技術,并且很能和其他種族和諧相處。 他們甚至是流亡者艦隊中擁有最高科技的成員——也是唯一一個保留下了自己大部分原創(chuàng)技術的成員。在流亡者們終于在這個宇宙安下新家之后,所有種族不約而同地選擇繼續(xù)讓已經成熟,而且為所有種族所適應的托貝魯技術作為自己世界的核心科技。比如我們來時所經過的太空塢站,還有下面這顆殖民星上的建筑群,都是用托貝魯技術建造而成的。嗯,起碼有百分之八十是這樣。 如此一個有特殊天賦。而且在種族的社會結構方面也更適合面對殘酷的宇宙環(huán)境和各種進化挑戰(zhàn)的文明,假如當年沒有遭遇那場災難,而安然發(fā)展至今的話,必然已經取得了不可限量的成就,雖然由于他們未能像希靈使徒一樣,因同時發(fā)展出了神秘系和科技系這兩種技術體系而可以更容易地掌握世間真理,但一個能控制幽能的種族本身已經具備躋身超級文明的基礎了。 在通過托貝魯蟲族制造的空間傳送設備傳送至星球總督府的時候。我就不由地產生了上面那些想法。四周的這些設備實在太容易讓人產生感慨:它們有著完全不同的制造工藝,古怪但卓有成效的系統(tǒng)架構,這些具備某種昆蟲甲殼般光滑圓潤外表的黑色機器中充盈著我最熟悉的幽能。托貝魯高等蟲族是我所見過的除了希靈帝國之外,唯一一個可以將幽能當成日常能源,而且可以將其應用于自身的種族。其他的種族或許也有一定駕馭幽能的能力,但他們的**始終沒能產生相應的進步,只有托貝魯是個例外,除了外形差別巨大之外,他們的文明與希靈使徒在科技側上的發(fā)展充滿了相似點。 也正是因此,對這樣一個種族卻始終無法加入帝國陣營一事,我和珊多拉都相當遺憾。 珊多拉一直在考慮,如何才能完全打消流亡者對帝國的忌憚,讓兩者冰釋前嫌,從而最終讓托貝魯高等蟲族這樣遍歷整個虛空都實屬罕見的天才物種加入到新帝國的大軍中。原本我們以為這可能需要兩百年的努力——這是流亡者聯(lián)合艦隊成員的平均壽命,珊多拉和專家團隊都認為,兩者冰釋前嫌至少需要流亡者方面付出一代人的光陰——但現(xiàn)在,我突然覺得自己可能正面對一個機會:只要可以找到那支在數百年前就和第四艦隊完全失聯(lián)的逃難隊伍,或許就可以激勵相當一部分流亡者加入帝國陣營了。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只有少數在他們中被視為“異端”的激進分子對帝國抱有好感。 在金和托嚕嚕,以及一小隊托貝魯士兵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流亡者剛剛建立起來的首府星上,并來到一座被稱作“凱魯達克”的城市(事實上凱魯達克也是這顆星球的名字,托貝魯高等蟲族習慣用星球的名字來為星球首都直接命名)。這座城市就是這顆星球的“首都”,同時也是流亡者們的行政中心。在搭乘大氣層內穿梭機前往“議會”所在地的時候,我們都在好奇地觀察著這個有著獨特風格的異星城市。最引人注意的是托貝魯建筑物的風格,它們看上去就好像一個個末端膨脹的孢子植物,所有的建筑物都很高大,下半部分是細長(相對于整個建筑而言)而光滑的黑色“傘柄”,好像一座塔,而上半部分則膨大起來,形成大小形狀不一的不規(guī)則球體,無數這樣的建筑組成了“凱魯達克”的主體,好像一座孢子城市。而各種用于星球內運輸的小型交通工具就在這些建筑物的“腰部”穿梭,繁忙而有序。由于托貝魯建筑物特殊的形態(tài),在“凱魯達克”城市的半空地段是相當寬敞的,適合民用飛行設備的交通需求。 當然,在這座城市中也可以看到很多風格不太一樣的建筑,不過它們的數量很少,更像是裝飾性的點綴。 一路上,金和托嚕嚕都在興致勃勃地和我們聊天,最主要的話題就是介紹他們這座頗有規(guī)模的城市——盡管在我看來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那么怪異,但在他們兩人眼中,這里顯然是最讓人自豪的家園。而正好我們也對這里的建設進展有濃厚的興趣,于是話題就這樣順利展開。我想“議會”將這兩名并沒多少職權的普通少年兵派來充當“使節(jié)”也是這個意思,他們的任務多半就是陪帝國領袖聊天的。或許“議會”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新帝國統(tǒng)治者的習慣,她因此知道在這種不能大張旗鼓用儀仗隊迎接的情況下,派兩個熟人來迎接會更容易取得我們一行人的好感。她的判斷是正確的。 不過我們始終沒有對金和托嚕嚕提起自己此次前來要和議會商討的具體事情——也就是有關第五聯(lián)合艦隊可能仍然幸存的消息。這是之前我們和“議會”通信的時候互相通了氣的,第五艦隊的事情在流亡者內部仍然是個秘密。知道這件事的除了“議會”和一部分高級官員之外,就只有那些收到信號的技術人員了,金和托嚕嚕的級別不夠,當然對此也是一無所知的。他們只知道今日帝國元首突然親自來訪,自己的任務是前來接待,但具體帝國元首要和“議會”討論什么事情,他們不知道。也很明智地不會多問。 “城市的上空被這些大圓球擋著,但采光沒受影響。”姐姐透過舷窗好奇地看著外面的風景,忍不住自言自語起來。“而且那么大的建筑,就靠一根細細的柱子支撐,看上去挺不結實啊。” “光。進入城市下層,通過折射場引流,光照是平均的,在整個城市中,”坐在我們旁邊的托嚕嚕揮舞著細細的前肢對我們介紹道,“有無重力設備,不需要支撐,建筑物本身……” “咳咳,還是我來解釋吧,”金看到我們越來越迷糊的樣子。揮手讓自己的同伴安靜下來,“首先采光問題你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只是加個光偏轉系統(tǒng)就行,。另外所有的這些建筑都有**的無重力設備,因此它們并不怕倒下來——下面那些細細的柱子也不是支撐用的。只是連接裝置。城市的主體是上面那些圓球,大家都住在那里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