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竟然是她?-《希靈帝國》
第(3/3)頁
“我怎么覺著這個坐標略有點眼熟呢?”珊多拉皺著眉嘀嘀咕咕,我則正在把那個坐標和總數據庫里的歷史記錄做對照。然后終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這不就是當年你被困的那個世界么!”
現場一下子徹底安靜下來,就連智力從來不上線的叮當都從我兜里鉆出半個身子,一臉驚悚地在那念叨:“啊,這次信息量好大……”
“這里提到的火種……”珊多拉死死盯著那封來自七萬年前的信件,“就是我跟泡泡?”
我這時候腦袋里還是亂哄哄的,好半天才把各種信息組合完畢,終于恢復清明之后就是一陣驚喜慢慢浮上心頭:當年將珊多拉和她的一部分復仇軍精銳隔離在異世界的人。如今浮出水面了!
而且不僅僅是事主浮出水面,我們還看到了當年那個“安全隔離”背后隱藏至今的其他計劃:將珊多拉和她的復仇軍安全隔離在異世界只是某個大計劃的其中一環(huán),在這一環(huán)背后,竟然還有一大群流亡方舟,以及一份重建帝國的方案!
“原來是這么回事……”珊多拉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反復把那份留言和后面的坐標數據瀏覽了好幾遍,仿佛要把它們刻在腦子里似的,“把一個正好遠離帝國區(qū)的皇帝隔離在一個安全世界,然后釋放大量逃亡飛船執(zhí)行漂流任務,等待帝國區(qū)平靜之后再依靠當初預設的匯合方案重啟這些方舟,最終把‘火種’接回來。重建帝國……我當初就是這個計劃的一環(huán)么。”
“這從頭到尾幾乎都是在豪賭吶,”莉莉娜咂咂舌頭忍不住念叨起來,“中間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出錯,尤其是那些方舟,基本上就是憑運氣才能幸存下來的東西。而且他們還要在遇到其他幸存者之后才能重啟……為什么不干脆給方舟自己設一個自動蘇醒的程序呢?”
“因為制定這個計劃的某人自己也不知道沖擊什么時候才會結束,”珊多拉很快就想通其中道理,“制定一系列定時喚醒的程序反而會徒增危險,萬一飛船距離污染區(qū)還很近或者被感染的希靈使徒還在追殺這些飛船,自動喚醒就會增加被擊毀的幾率,而設定為遇到其他幸存者才會喚醒則相對安全一點,更多的幸存者就意味著局勢已經平靜下來,起碼意味著飛船沒有在危險航道上。火種只有一個,所以哪怕延誤時間也比徒增風險要好。”
珊多拉倒是比我冷靜下來的速度還快:雖然她自己被莫名其妙地設定成了火種,但這位女王陛下的心胸著實寬闊。不過其實她也真沒必要計較什么,她反而應該感謝那位制定計劃的神秘人:如果不是當年的“安全隔離”,復仇軍這一脈肯定也會跟其他希靈使徒一樣被深淵吞噬吧。
我們之前就研究過珊多拉當初被困在異世界的諸多疑點:精神網絡被屏蔽,跨世界設備莫名卡死,希靈主機失去生產能力,好不容易跑出去一個帝國兵,還因為某種“自殺程序”死在了地球上。這種種異常用單純的“深淵干擾”或者設備故障很難解釋過去,所以我們最終的結論是:珊多拉和她的士兵們當初是被一個如同法拉第籠般的安全屏障給保護了起來,雖然表面看著失去了自由,這個安全屏障卻從另一方面讓他們免于接觸正在摧毀帝國的深淵沖擊。珊多拉能幸存下來并與我相遇,幾乎可以說完全是那個“安全屏障”的功勞。
從得出這個結論的那天起,我們就知道有一個在幕后的人物計劃了一切,而且那絕對是個相當有先見之明的人物,現在我們又看到了這個計劃的另外一部分:流亡方舟。
那么擺在眾人面前的問題就只有一個了:這個人是誰?
“其實吧……我心里略微有點想法。”
猶豫再三,我還是決定把自己那個驚人猜想說出來。
珊多拉一挑眉毛,語氣中似乎也透露出她猜到了些事情:“你是說……”
“只有一個‘人’可能辦到全部的這些事:從最宏觀的角度察覺到那次瘋狂試驗的危險性;完全切斷復仇軍和帝國數據總網的連接并遠程關閉你們的設備;在不經過希靈皇帝審批的情況下調用一部分資源秘密制造一批飛船;最后是啟動這個流亡任務——只有一個‘人’理論上能同時辦到這所有的事情,希靈,那個集群意識!”
當然,如今我們已經給這個集群意識起了個新名字:深淵希靈,以此來和影子城那個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小姑娘區(qū)分開。
莉莉娜目瞪口呆,小烏鴉在旁邊“嘎”了一下,倒是珊多拉果然早有所料,她沒露出太多意外神色,而是面沉如水地微微低下腦袋:“理論上確實只有這個集群意識具備這種能力,但還是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希靈理論上凌駕于整個精神網絡,能控制精神網絡所連接的一切設備,但她當年還是要服從于各種基礎協議的,那些協議決定了她的權限低于皇帝,并且不能破壞網絡完整,這該怎么解釋?”
我想了想,心中已經有些模模糊糊的結論……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