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52章 丙卷 宗族,權(quán)衡 陳淮生和陳松花了不少時間來了解史唐莊和大土圍子的具體情形。 本身許暮陽帶著一干人就是來為下一步重華派整體搬遷來打前站,而陳淮生和陳松二人又成了打前站這幫人的先鋒。 史唐莊算是一個解剖麻雀的起點,也是最為典型的麻雀。 史唐莊在大土圍子周圍十來個村莊里規(guī)模居中,人口、資源以及宗族姓氏,都較為平均。 既不是那種大雜姓組成的村集,也不是那種單一姓氏的村寨,從道種數(shù)量到煉氣成功的修士情況,都屬于那種中不溜的。 一直到睡下休息時,陳淮生都還在和陳松探討著。 既然來了,冰鱗血蟒也已經(jīng)吃飽喝足走了,有這樣一個契機切入,他們肯定要留下來花一兩天時間來先把史唐莊拿下。 然后在利用這件事情的后續(xù)影響,把整個大土圍子周圍這十多個村集莊寨都迅速納入重華派的影響范圍內(nèi)。 以大土圍子作為突破點,再向臥龍嶺周邊的其他村鎮(zhèn)擴張。 解決好史唐莊乃至大土圍子的問題,像當(dāng)初重華派在朗陵那樣,讓這些地方心甘情愿真心實意地成為重華派的勢力范圍,不容有失。 “整個史唐莊目前不滿十四歲,已經(jīng)覺醒了靈根的先天道種九人,尚未覺醒的道種還有八人,總計十七人,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了,……” 陳淮生坐在炕床上,語氣冷靜,“但我估計里邊有貓膩。” “哦?”陳松驚訝,“你是說他們?nèi)绱舜竽懀移垓_我們?目的何在?” “十七人,只有區(qū)區(qū)兩人是史唐之外的雜姓,但我問過,史唐莊五千多人,史唐二姓只占六成,其余四成,也就是有兩千多人都是雜姓,道種卻只占一成,這可能么?” 陳淮生進一步道:“按照唐元龍所言,每年史唐莊出生的嬰童大概在四百到五百人左右,道種每年都保持在三到六人左右,算下來,七歲明道骨,十四醒靈根,七年再怎么也該有二十三四到二十七八人左右,但他們卻只有十七人,就有八九個人的缺口,去哪兒了?” 陳松沒想到陳淮生對這些數(shù)字如此敏感,細節(jié)也扣得如此細膩,進而來推斷史唐莊的人撒謊,想了一想:“他們是不想讓那些雜姓道種被我們選中進入宗門?” “呵呵,雖然我們沒有明確告知他們宗門在選弟子時的數(shù)量,但猜都能猜到不可能人人都被選中,可能是三選一四選一,乃至更少,能把外姓排除在外,一來增加自家族人選中幾率,二來也可以避免外姓那些有天賦的子弟進了宗門萬一飛黃騰達,會不會對他們在莊子里的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形成挑戰(zhàn)呢?” 陳松不得不佩服這個年輕師弟對人心世情的了解和把握。 也不知道這家伙不但修行天賦超群,怎么對這些人情世故人心險惡也是這般熟稔,宛如在塵世中浸淫沉浮百年的老賊一般。 “淮生,要是這樣,咱們倒還不好過于苛責(zé),畢竟這是人家宗族莊寨內(nèi)部的事情,宗門也不可能對這些細枝末節(jié)都要過問,日后我們也只能按照人家推薦出來的道種選一選,……” 陳松的話沒得到陳淮生的認同。 “陳師兄,若是在朗陵也就罷了,但咱們初來,宗門亟待補充人手,尤其是優(yōu)秀人才,恐怕你也知道,宗門是打算以十年到三十年為期,既要在河北立穩(wěn)腳跟,又要謀劃重返弋郡,重新奪回屬于我們朗山蟠山,所以在人才招募選拔上,是重中之重,不能說不能漏掉一個人才,但史唐莊這樣做,我覺得不能接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