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劇痛之后的舒爽彌漫在整個道體中。 有一種純粹的痛并快樂的感覺,這個時候陳淮生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忽地頓開金枷,猛然扯斷玉鎖的暢意。 每一處骨骼就像是炸裂開來,碎成碎片,再無肉體束縛,然后又被靈力彌合,凝結。 緊接著再破,彌散,化為塵埃。 卻又有一點心燈凝照,宛如夜里野地,一盞孤燈,吸引著無數飛蛾,將那碎裂的點滴吸納復聚,再塑成形。 當陳淮生以為這一切終于可以結束時,那鼎爐虛空卻又光輪聚散,撲面而來的風云將剛聚合的鼎爐席卷一空,再度碎成粉末,飄飄蕩蕩,…… 此刻陳淮生只感覺墜入了江河汪洋之中,隨波沉浮,甚至連意識都已經模糊,想不起自己身處何處,意欲何為。 偶爾間《紫陽內煉要術》中的點滴字句如珠璣,如玉鏈,如燈盞,如云壺,一點一滴積攢,串聯,裝盛,再到匯聚成池。 那匯聚起來的光斑靈液漸漸凝固,由返璞歸真,最終化定為瓶,再現道體丹海。 這怎么可能? 如此龐大的靈力源于何處? 《紫陽內煉要術》中的點滴如字句流淌奔涌的山泉一般,在心海中漫卷而過,清晰無比,化為奧義,映入心田,最終映照在那玉瓶上,浮凸畢現。 意從心起,骨象漫生,根由髓出,經緯八極,自成天人。 神識在玉瓶上的那水墨畫上注定不動,仿佛洞觀一切。 那水墨濃淡,絲縷,點墨,意形,神到,無數個或領悟,或一知半解,或懵懵懂懂,或只差一線的詞義,意境,都混合在攪蕩在道體內,竄行于根骨間的靈氣靈力中不斷發酵,震蕩,碎裂,捏合。 玉瓶上的水墨畫也在不斷地變幻,猶如一抹墨汁傾入流淌的清泉,墨汁卻不被稀釋,只在那水中隨著水流變化莫測,演繹出各種幻妙無形的姿態。 氣機元定,陳淮生有些難以置信。 筑基二重,這一番閉關下來,他是有把握的,但卻如此大的動靜變化,讓他都有些駭然,也有些疑惑。 難道說一重之差,懸殊若斯? 刺破表象,內觀入瓶,玉瑩光中,三靈纖毫畢呈。 猿據一隅,閉目沉思,光焰熠熠,怒若天尊。 虎壓一方,神光自現,顧盼生威,坐地無畏。 只有怨靈蜷縮一角,但偶爾露頭,顯示存在。 縈繞在玉瓶上的那一抹水墨之痕,猶如一道煉帶,時而收緊,時而放松,忽然間又化為一抹云索,滲入瓶中,束縛在虎猿二靈身上。 而此時的虎猿二靈便毛發聳立,不斷凝神聚力,以身上的熠熠焰光來抗衡那云帶墨索的攻擊,一直到云帶墨索被光焰銷蝕得淡若無痕,才緩緩退去,歸于平靜。 這種情形幾乎每日都在上演,一當云帶墨索在玉瓶表面成形,便會開始滲透進入瓶中,進入雙方對抗局面,而只有當云帶墨索煉化吸足了靈力才會重返瓶爐壁面,再鑄爐鼎。 陳淮生便沉浸在這種每日駕馭玉瓶爐鼎與虎猿二靈的博弈對決中,每當靈識內觀注于爐鼎之上,那靈力云氣便會化為云帶墨索,深入爐鼎中,一番大戰便會開始。 洞中無甲子,歲盡不知年。 陳淮生已經記不清自己在洞中呆了多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