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卷 第七十九節 咄咄覬覦意-《山河志異》
第(2/3)頁
這大概也是所有意圖以新代舊之法來增益靈根所遇到的普遍現象,也就是這個模樣了,很難再有其他突破。
原體自壯法則需要高級靈寶,陳淮生手中現在還找不到那種靈寶,只能望而興嘆,還得落足于以新代舊的新芽更替法。
陳淮生也反復琢磨過,為何靈芽新生之后卻又不在成長,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靈根自生,但新芽亦能別出。
陰性新芽來源于長期大量服補陰性靈草后,陰本靈性的滋生萌芽,同樣,在服食了玄元精鱔和山陰王鯉之后,火本靈性也在自家靈根上生出新芽。
但后期繼續服補陰性靈草和火性靈植后,兩枚靈芽卻再沒有反應,處于沉寂狀態。
陳淮生也曾用神識內觀探察靈根狀態,并沒有其他異常。
兩枚靈芽都處于最初級的萌生狀態,距離要新生更替還差得遠。
而且陳淮生覺得如果要完全取代也不太可能,畢竟自己是中性靈根,不是光靠陰性靈芽和火性靈芽就能徹底更替改造的。
陳淮生暫時還想不到太遠,他現在只考慮如何能讓這兩枚靈芽重新鮮活起來,而不是這樣處于一種封凍狀態,不死不活,毫無意義。
修行萬法,無所不包。
每一個修士在修行過程中都會因為自身道體的不同而面臨各種選擇和探索。
功法也一樣需要結合本身道體的特殊性來進行適應性改造,這也就是修行的魅力所在。
有些人從表面上看起來條件完全一樣,功法也一樣,但是在探索和適應過程中,找對了屬于自己的路徑,那么修行進程和結果可能就會截然兩樣。
那些條件看起來還不及對方的,最終可能成長起來卻遠勝于對方。
陳淮生已經嘗到了這種在探察和摸索過程中尋找屬于自己修行之路的樂趣,不求大刀闊斧,但求創新不息。
像自己當初在陰冥箭中加入了陰鬼氣息,變成了陰冥鬼箭,威力倍增;像《靈寶明黃經》中的淬骨之術與三靈承納重塑根骨,對靈根沒有太大作用,但是對道骨卻裨益良多。
再比如將五心煉術以紫陽內煉要術相結合,以紫陽內煉要術來煉化丹元,而丹元則巧妙地以二靈先行吞噬消化,再來煉化,這一突破,才造就了自己的連破三重創舉。
陳淮生覺得在自己的道骨已經滋壯到了一定程度,可以承納一些冒險時,自己就不該縮手縮腳了,就應該大膽地去試驗。
大不了就是道體受損,只要道骨能支撐得住,再花些時間和精力以及靈材彌補修復回來就是了。
現在他又有一些新想法。
沒道理虎猿二靈現在靈元煉化得差不多就休息了,總該驅使它們做點兒額外的嘗試了。
虎靈屬陰,吞噬月華而盛,猿靈至陽,服食日華而昭,其性已明,是不是可以讓虎靈和猿靈來疏導引發二靈芽來滋長呢?
靈芽附生于自己靈根之上,源出中性,但有陰性或火性靈力蘊積而化芽勃生,現在停滯了,是否是靈力不足,還是疏導不暢,自己內觀神識也難以完全探察,但有二靈滲入,則可一窺究竟。
端坐于白玉玄臺上,陳淮生閉目入定。
神識滲入鼎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