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丁師伯,我知道我的這個判斷并無足夠證據(jù),但從這幾年冬季妖獸出現(xiàn)的規(guī)律來看,今冬肯定會不尋常,而我們宗門許多師兄師叔都開洞立府,甚至遠離龍鱗塬,所以弟子才會如此擔(dān)心焦慮,一旦三四階妖獸突然來襲,恐怕會出現(xiàn)混亂,師伯們恐怕會鞭長莫及或者顧不過來,……” 這個擔(dān)心倒是讓幾人頗為認同。 這些搬遷出龍鱗塬開洞立府的不少都是筑基修士,甚至相當(dāng)大一部分都是筑基初段的修士,別說四階妖獸,就算是遇上三階妖獸都夠嗆,尤其是他們許多都沒有設(shè)立護山法陣,而且還有許多弟子及其家眷跟隨,一旦遭遇這種劫難,恐怕會損失慘重,導(dǎo)致大亂。 “那你的意思是……”商九齡皺眉。 “筑基初段以下的全數(shù)收回回歸龍鱗塬,筑基中段及以上的洞府,也需要構(gòu)筑護山法陣,經(jīng)過長老堂認可具備一定防御能力,才能留守外部,……” 陳淮生的這個建議讓諸長老都微微搖頭。 這個牽扯面太寬了,這幾十座洞府道院里,起碼是一半以上都是筑基初段修士,不可能因為這樣一個理由就廢棄洞府回龍鱗塬去龜縮著躲避危險,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就不配在外開洞立府,或者說無法抵御外部危險,不見棺材不掉淚這個道理絕對適合這些人。 但問題是見了棺材的時候來得及么? 所以這一點陳淮生的建議是徒勞的,就算是長老堂愿意接受陳淮生的觀點,也很難做到。 “所以,最終我們也只能盡一份我們的心意,其實內(nèi)心我知道沒法做到,那我們就只能管我們自己了。” 陳淮生淡淡地和吳天恩道:“我們傾盡所有把法陣打造起來,把所有靈石都變成法器、靈符、靈材、丹藥、靈食,來扛過這一關(guān)吧,我感覺第一波妖獸潮來襲不會太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