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前面就是海門沙洲了吧?”陳淮生有些年成沒來了,陳濟生對這邊的熟悉程度甚至比他還要強不少。 “對,那影影綽綽的所在就是海門沙洲。”陳濟生站在船頭,雙手叉腰:“海門沙洲是個集鎮,但實際上是整個東海三大外接點之一,除了圣火宗外,還有幾家東海世家門閥也都在這里設立外接點,……” “哦?濟生,看樣子在這邊呆了幾年,你也成了東海通了?”陳淮生笑了起來。 “東海通算不上,但你也知道我在桃花島上呆著,也沒有其他事情,除了修行,偶爾跟隨圣火宗的人出來,他們如果要走大趙這邊,基本上就走海門沙洲,如果要走南楚那邊,就走中間的定海鎮。”陳濟生介紹道:“定海鎮就緊挨著當年圣火宗一舉滅掉的雁山道。” 陳淮生略一沉吟:“雁山道現在的山門雁山歸誰控制?” “尚無定論,但是金鼎門控制了雁山南麓的鎮海漁場,南雁山也被他們控制著,而北雁山則是吳越官家錢氏的姻親孔家控制著,另外原來雁山道的最大坊市——鎮海坊市則是去年才被紫陽派從董家手里奪回,紫陽派也是得了錢氏的支持才敢向董家發起進攻,……” 吳越國兩大王族,錢氏和董氏,董氏是前吳越王族,三百年錢吳越還是董氏王朝,但二百二十年前,董氏內亂,結果其姻親錢氏趁機興起,奪取了吳越國王權,成為錢氏吳越,但董氏依然保持著很強的實力,一直想要奪回王權。 不過董氏王朝的時候一直是依賴世家門閥,包括錢氏、沈氏、陸氏、顧氏、虞氏、孔氏、賀氏、夏氏等都屬于吳越老牌世家望族,相互聯姻,倚為長城。 董氏一族以為有這些世家可以依靠,所以與吳越各大修真宗門關系一直不佳,所以在其內亂被錢氏取代的時候,才發現這些世家望族盡皆作壁上觀,這個時候再來想要求助于這些宗門,這些宗門都陽奉陰違,最終才導致王權易手。 可以說陳淮生當年出的毒計,成功地攪亂了吳越國修真界的局面,這幾年里圍繞雁山道遺留下來的遺產,山門,坊市,漁場,各宗門和世家望族爭奪不休,連官家錢氏也被牽扯進去,不得安寧。 但對圣火宗來說,卻迎來了幾年難得的安寧。 當初雁山道的了錢氏的授意,一直尋釁襲擾圣火宗,圣火宗一直隱忍,就是考慮到其背后有錢氏指使,一旦雙方糾纏,會給錢氏可乘之機。 到后忍無可忍一擊,把勝利果實拋出去,果然是引發了吳越國內的一場風暴,金鼎門得了大頭當然不肯讓出去,哪怕是錢氏出面施壓也未能得逞,到后來金鼎門索性就把鎮海坊市送給了董家,希望用董家來牽制錢氏,結果錢氏又用紫陽派與孔氏聯手來進攻董家,而董家又拉來了沈氏作為盟友,結果就是天下大亂,沖突不斷,征戰不休。 總而言之,這場風暴已經持續多年,依然未能有一個結果,唯一的最大得益者就是圣火宗,成功地擺脫了錢氏的威脅。 聽到這里,陳淮生忍不住嘴角露出笑容。 也難怪自己向于鳳謙借靈石,圣火宗的人毫不猶豫,甚至自己和于鳳謙傳出私情,圣火宗也是裝作不知,這份感謝一直被圣火宗的人記在心里。 抵達海門沙洲,陳淮生與陳濟生入住圣火宗在這里的客棧,并通過客棧人員向桃花島傳遞消息,安排船只或者飛槎來接。 趁著這段時間,陳淮生與陳濟生也游覽了海門沙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