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卷 第一百四十八節 歸并,坦誠-《山河志異》
第(2/3)頁
“淮生,說易行難啊。”王垚終于接上話:“這等情況下,師尊如何退讓?在九蓮宗加入我們重華之前的老重華弟子還有兩百余人,如果我們被逐出重陽山,我們向何處去?重華派豈非就此泯滅?師尊又如何向重華先輩交待?”
還有兩百多老重華弟子?陳淮生也覺得棘手。
之前陳淮生也想過,若是幾十或者百余名弟子,也許可以考慮由大槐山這邊接受,但是說實話他并不太認可這些弟子,許多弟子難以達到目前大槐山招募弟子的標準,資質稟賦都不夠,一旦全數加入進來,反而會將大槐山這邊良好的修行氛圍和體系給沖垮了。
“那師兄想過沒有,拖下去的結果會是怎樣?”陳淮生反問。
王垚苦澀無言以對。
都知道結果不會好,甚至越拖到后邊越難解決,但誰又能找到更好的應對方略呢?
陳淮生想了一想之后才緩緩道:“二位師兄,我此番來就是為解決這個僵局而來,但說實話,我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但我知道令狐醉那邊早有定計,師尊這邊恐怕沒有太好的對策,拖下去無益,所以我原本考慮,老重華弟子退出撤離重陽山,重返河北,與我們大槐山這邊一道,以河北為根基所在,邁步重起,……”
王垚和徐天峰心中都是一震,雖然早就預料到陳淮生此番來的目的,但是當提出這樣一個計劃時,還是讓他們觸動頗深。
這意味著重華派在經歷了數年的艱難徘徊之后,終于走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不得不重新回頭,甚至還要依靠和大槐山那邊的抱團才能生存下去了,這種結局何其殘酷?
想當初意氣風發地從河北南返,覺得能夠重返大趙,而且在濟郡立足,當時的局面似乎也很促成,星火宗與清光道的對決,使得重華派在接受玉菡宗之后可以沒有壓力地在濟郡發展壯大,那幾年的情況看上去也的確不錯,可短短幾年間形勢急轉,演變到今天這種情形,真可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了。
王垚和徐天峰忍不住交換了一下眼神,有些猶豫。
雖然對陳淮生的提議也很感興趣,也承認陳淮生所擁有的實力也有資格提出這樣的建議,凝魂高境了,掌門師尊都還在凝魂中境,這樣懸殊對比的修行進境,在師徒之間產生,怎么都覺得不可思議,但卻是真實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
陳淮生有這個實力底氣提出如此建議,但是問題在于商九齡能接受么?
這種無論是之前率領宗門南返選擇上失誤帶來的失敗反差,還是現在要面臨昔日親傳弟子帶領一幫人的迅猛崛起反差,說實話,都真的很難讓人平靜面對。
這也是為什么陳淮生他們一幫人在大槐山這么些年里,明明與重華派有著如此深厚的淵源,但重陽山這邊卻鮮有與大槐山那邊有多少聯系,實在是這種尷尬的關系讓人不太愿意接受。
只不過現在重華派已經走到了無法再走下去的地步,要么就是火并對決,以一種兩敗俱傷的慘烈結局來掩蓋這樣一場失敗,要么就是黯然神傷不知該往何處去的流落游蕩,無論是哪一個結果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