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亮旗(還債了)-《覆漢》
第(3/3)頁
寒冬臘月,天色未明便能看見一股白氣從整個漢軍大營中飄散出來,這是大軍為了早間用餐和隨行干糧而在埋鍋做飯。
而等到早間飯后,從戰(zhàn)馬到干糧引水,從器械到移營的各項事務卻都已經(jīng)完備……呂范在雁門總攬軍營庶務,鍛煉得當,再加上一個認真負責的王修,二人領(lǐng)著一眾軍吏,倒也是稱得上是井井有條。
士卒們開始列隊出營,公孫珣也開始一早便辛苦分派起來……要知道,上萬大軍,胡漢紛雜,戰(zhàn)力不一,想要前行二十里再戰(zhàn)可不是那么簡單的!
首先一個,此處大營作為進軍根基是不能放棄的,所以呂范要帶著兩千人,其中一千雜胡一千漢軍,皆時最弱之人,在此處留守,并兼做后勤;然后王修還要帶著五百人隨軍前進,準備沿途設(shè)立補給點,并在坐原谷口處建立一個小營以防不測!
而戰(zhàn)兵中也是要分門別類,最先出發(fā)的乃是韓當和莫戶袧二人,他們倆領(lǐng)著漢軍一千、胡騎一千,作為先鋒先去坐原谷口穩(wěn)住陣腳;然后則是公孫范督導著一些不能上臺面的雜胡所部,約有五六百人,沿途清理道路,并兼為第二陣;接著才是塌頓、段日余明、徐榮等各持本部,前后護衛(wèi)著公孫珣,約有四千人作為主力第四陣跟上,而公孫越則和扶余豬加簡位居領(lǐng)著那一千扶余人作為后衛(wèi)。
大軍過萬,無邊無沿,前面的韓當和莫戶袧二人的旗幟已經(jīng)消失不見,公孫范也已經(jīng)全員出發(fā),公孫珣這里的主力方才出營列陣完畢,并往前方坐原出發(fā)!
“主公稍待!”公孫珣剛剛動身,身后卻又忽然傳來呂范的呼喊聲,儼然是后者忽然從營中追出。
剛剛動身卻又停住腳步的士卒們紛紛議論不休,眾人見狀也皆是蹙眉不語,便是公孫珣也有些暗暗心驚……呂范不是個不識大體之人,這都要行軍了才忽然追出來,怕是真遇到什么麻煩事了。
“主公!”呂范負著一物,匆匆從營門中打馬而出,然后又趕緊將那物塞給了自家主公。“夫人剛剛讓人從襄平送來一物,我不敢留存!”
接過此物,公孫珣先是心下一驚,只以為是自家老娘追索而來,但馬上他又反應過來,呂范口中‘夫人’應該是趙蕓而非是自己母親……只是,阿蕓那丫頭此時來添什么亂?你呂子衡又跟著惹什么事?
不過,強做鎮(zhèn)定低頭將此物打量一番后,他卻又一聲感嘆:“夫人拳拳厚意,為人夫者不可不受,立即與我掛起來!”
原來,這竟然一個繡織而成的精美錦制掛旗,紅底白馬,端是威風,放在此時也算是一件寶物了……而此物絕非是倉促完成,那么之前兩月,知道自己將要出征的趙蕓是暗地里花了多少心思,也是可想而知了。
至于公孫珣之前所掛的大旗,不過是之前在襄平練兵時草草織成的一個公孫字旗而已。
“主公!”
眼看著新的大旗掛起,與描摹著公孫二字的旗幟并列在公孫珣身后展開,婁圭見狀也是臨時改了稱呼,并直接下馬,與呂范一起俯身而拜,大聲當眾言道:
“臨陣而得旗,正為吉兆,此戰(zhàn)必當旗開得勝!”
其余將領(lǐng)見狀,也是紛紛醒悟,個個下馬而拜,士卒們則議論紛紛,驚嘆不已。
坐在馬上的公孫珣目光掃過兩個心腹,卻是昂然扶著腰間斷刀,大笑而行:“既如此,全軍隨我速發(fā)坐原,決勝正在今日!”
………………
到了中午,公孫珣引著主力軍陣來到坐原,尚未前行進入谷口,迎面便有韓當、莫戶袧、公孫范三人一起來報。
“如何?”公孫珣也不下馬,便徑直發(fā)問。
“得大人護佑!”莫戶袧有些茫茫然的答道。“兩座前途營寨已經(jīng)為我軍所獲!”
“這么快?!”一旁昨晚上來過此處的軍官也是個個驚異,徐榮更是直接問了出來。
“確實如此。”公孫范一臉喜氣。“兄長不知道,我到來時,義公兄正與莫戶頭人分別攻打那兩座頂在谷口的前突營寨,義公兄打得是昨日著火的那個,莫戶頭人打得是另一個……孰料,昨晚上軍情不明他們不派支援倒也罷了,今日天色晴朗,軍情一覽無余,高句麗后方大營居然也不派支援,然后任由義公兄率眾先攻破昨夜失火那營,并轉(zhuǎn)向與莫戶頭人夾擊另一營!”
眾將依舊有些驚疑,而公孫珣眼看著韓義公朝自己微微使了眼色,便曉得這其中必然是內(nèi)應起了作用!
“速速前進,以那二營為本陣,部署兵力!”一念至此,公孫珣再不猶豫,直接敦促列陣發(fā)兵。
“少君,只怕那內(nèi)應不是主將,也是主事之人!”一刻鐘后,在高句麗人遺棄的軍營之中,韓當這才有機會低聲匯報。“我率部來此后,對方居然主動出營迎擊,而迎面接戰(zhàn)追入敵營后,酣戰(zhàn)不過一刻,高句麗后方大營居然又來傳令,讓這個營盤之人主動撤離……聽懂高句麗話的士卒講,他們喊得是此處營盤被燒,不必再守!至于另一個前突營盤,后方?jīng)]有援軍,側(cè)面營盤又被奪,也自然是一鼓作氣了。”
公孫珣和婁圭對視一眼,剛要說話,卻看到各部已經(jīng)占據(jù)好營盤、列隊完畢,而徐榮、塌頓、段日余明等人也是紛紛趕來,便立即閉口不言,轉(zhuǎn)而端坐不動。并讓人趕緊亮起自己的白馬軍旗,與公孫字旗,與對面的高句麗大營遙遙相對!
而稍傾,正當公孫珣手指坐劃,分派馬上各部攻擊任務之時,卻忽然一抬頭,登時愣在當場……原來,可能是看到自己這里升起旗幟,對面的高句麗大營正中的高臺望樓上,居然也升起了一個奇形怪狀的旗幟,并且能夠立即聽到高句麗士兵的歡呼聲。
“徐司馬,”公孫珣不由蹙額問道。“這旗子上面畫得什么鬼東西?是高句麗的旗幟嗎?”
“畫得是金蛙,”徐榮久在邊疆,只是看了一眼便心底通透。“傳說高句麗開國大王朱蒙的父親便是金娃王……金娃紅底,應該是高句麗五部中貫那部直系貴人在此。”
“貫那部直系貴人?”婁圭忍不住重復了一遍。
“正是!”
“少君!”婁圭忽然再度下拜。“敵將自傲無能,戰(zhàn)機已現(xiàn),請讓胡騎盡出,隔斷高句麗大營與其他營寨聯(lián)系,然后將全部漢軍交與義公,即刻猛攻大營!”
其余諸將聞言都是一頭霧水,公孫珣卻是豁然起身,拔出自己許久沒有亮出來的那把斷刃,直接劈斷了剛剛擺上前的幾案:“子伯秒策,諸將就依此言而行!不止如此,中軍也與我拔營向前,將我的軍旗與本部擺到敵營跟前,再鳴鼓助威!此戰(zhàn)當一鼓作氣,一戰(zhàn)而定!”
眾將俱皆駭然,無一人再敢多言,只能轉(zhuǎn)身催動兵馬。
然而就在這時,異變再起——對面大營居然直接打開,兵力虛弱的高句麗人居然主動放棄了防御完備的大營,舉著金蛙旗出寨迎敵。
漢軍諸將再度目瞪口呆,而對面營中高臺之上,一名披甲將領(lǐng)卻是慚愧低頭。
—————我是一戰(zhàn)而定的分割線—————
“高句麗屯塞坐原,連營十一,凡十余年漢軍屢不得下,邊境苦之。太祖徙襄平令,以治安事號令本縣民防、各族雜胡進軍,眾皆以為不可行。及當日將發(fā),獨趙皇后遣家人送白馬旗至,以做激勵,眾皆以為吉,太祖亦嘆之,乃速發(fā)而攻……到坐原,賊人惶恐大驚,以至中軍剛至,前軍已破二營。太祖遂令兵馬不駐,直趨向前,又親持白馬旗,督師至敵營門前而坐,敵當即大潰,全營盡失!”——《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還有新書群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