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十五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覆漢》


    第(2/3)頁

    “不見了,讓他安心在董公仁手下做事。”公孫珣不以為意道。“但可以告訴他,若是董公仁真有對他不公的地方,那到時候無論是平原還是中山,都可以隨時來找我!”

    “那沮公祧又如何?”呂子衡繼續追問道。

    “他下定決心了嗎?”公孫珣依然不以為意。

    “是。”審配在旁趕緊插嘴道。“他說只要明公還在河北,就愿意繼續追隨……”

    “不要逼迫人家。”公孫珣看了一眼審正南,依舊顯得渾不在意。“讓他隨子衡留在邯鄲,替我照顧家眷,然后等我去處定下來之后,或是隨子衡一起來尋我,或是從容歸家也無妨。”

    “如此正好。”審配也是松了一口氣。“兩全其美。”

    公孫珣不再多言,只是徑直回到府中,歇息一夜。

    第二日一早,他先將郡縣中的印綬交與匆匆任命的郡丞、縣丞,然后就匯合義從,整備馬匹兵器,只留下呂范、沮宗看守邯鄲城的家眷,便浩浩蕩蕩,出邯鄲往南而去。

    沒辦法……其實如果可以的話,公孫珣當然是想讓褚燕、沮宗,乃至于董昭都跟他一起走。

    但是,這種想法儼然并不現實。

    董昭是孝廉出身,一任縣長,此次功勞下來以后,很可能會立即轉為縣令,那便是朝廷命官,又怎么會棄官跟他走呢?

    還有沮宗,沮宗倒不是不愿和公孫珣走,而是說他兄長沮授在外做縣令,他本人便不好離家中父母太遠,審配因為個人原因希望沮宗早定決心,早做承諾,但公孫珣卻不能不為對方考慮難處。

    再說了,也確實需要一個地頭蛇協助者呂范留在邯鄲,看護著已經懷了孕的趙蕓等人在此等候消息。

    至于說褚燕……這其實跟帶走不帶走無關,因為這是一個后手!

    萬一此番劉焉真的來了公文,但襲殺張角兄弟卻出了差錯,繼而引出動亂!那褚燕這個在太行山廝混許久的山賊就有大用處了,帶在身邊反而浪費,放在襄國才是正途。

    畢竟,真要說殺人,自己身邊有磨刀霍霍的關羽,有韓當,有牽招,有魏越,有楊開,有兩百騎兵……真不差褚燕這一個人。

    而類似的處置其實還有王憲王道人,以及張晟……張晟自然不必說,但王道人這里卻是和褚燕恰恰相反。畢竟,人家王道人與公孫珣并沒有什么從屬,他一個方外之人,來到邯鄲也不過是為了暫時擺脫有意謀反的太平道而已。如果說他真有追隨之人,那也只是向栩罷了。但是,公孫珣卻看中此人曾與張角交往密切,知道張角情況,所以便強迫著人家隨行,乃是要此人當向導的意思。

    總之,種種安排不一而足。而趁著二月春風,眾人也是終于離開了邯鄲城,沿著大道往南從容而行。

    然而,行不過十余里,未出邯鄲境內,便有前出的哨騎突然折身回復。

    “怎么說?”公孫珣蹙眉不止。

    “回稟君候,前方有些許煙塵。”哨騎有些緊張言道。“韓統領帶著牽統領先去查探了,他讓您小心從事……”

    “鄴城邯鄲之間?”騎在馬上,握著韁繩的公孫珣聞言變色之余卻也是難以理解……這即便是太平道有所埋伏,也不至于選在這種地方吧?

    當然了,小心為上!實際上,隨侍在一旁的關羽,干脆已經握緊了掛在馬上那并不順手的長槊。

    “君侯!”不過,稍傾片刻韓當便呼嘯而回,只不過臉上多了一塊布做的類似于面罩一般的東西而已。“無妨,只是虛驚一場……前方路口處行人太多,有些阻塞了道路而已,我細細查看,真的只是尋常百姓。”

    “原來如此,可你為何戴上口罩?”公孫珣釋然之余也是不由好奇。

    口罩,大概是公孫大娘眾多‘發明’中最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了,公孫珣花重金養著的義從有著這樣的裝備當然也是正常……但即便如此,這玩意的普及率其實也依然不高,這是因為安利號影響地域外的人很難理解這玩意能夠阻攔‘病氣’。反倒是遼西、遼東包郵區那里,雖然依然難以理解,但秉承著對公孫大娘和安利號的信任,多少是從喝熱水到戴口罩適應了不少東西。

    “因為這些行人乃是從河南而來的,而河南不是正有時疫嗎?”韓當甕聲甕氣的答道。“聽這些人的意思,此番倒多是為了逃避時疫和流民才來河北暫避的。我也是有些擔憂這些人里面誰會有病氣。”

    公孫珣恍惚間想起了曹操之前來信時說的那件事情,也是登時醒悟,看來,這場大疫終究是席卷到了黃河邊上!那么小心無大錯,他當即下令所有人戴上口罩,繼續前行。

    然而,繞過這波明顯是大戶人家逃避時疫的車隊以后,再往前走,公孫珣一行人卻發現道路是越來越難行了……因為這種自南往北逃避瘟疫的隊伍變得越來越密集,而且所遇的隊伍規模也是越來越大!

    漸漸的,大概是中午時分的時候,公孫珣和他的一眾心腹們終于察覺到事情不對了,然后停止了艱難的前行。

    “君侯,之前的那些人衣著都還干凈,車馬都還有秩序,可現在這些人……”雖然帶著口罩,可依然能看的出來婁圭面色極為嚴肅。“儼然便是流民一般了。”

    戴著一個黑色口罩的公孫珣駐馬在路邊,默然不語……他怎么可能看不出來呢?越往后,這些行人的衣著就越是簡陋,面色就越是不堪,隊伍中的車馬行李也越來越少。而更可怕的是,這些行人看向公孫珣這兩百多白馬黑面的騎士時,他們的眼神也從畏懼變成了麻木!

    這不是什么好兆頭!實際上,停下來細細觀察的眾人,此時心頭已經漸漸升起一絲不妙的感覺來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公孫珣忽然扯下面罩,然后跳下馬來,攔住了一個面色不佳,但衣著還算整齊的老者……更重要的是,此人居然拄著一個光禿禿的九節杖。

    “老丈!”公孫珣下得馬來,認真詢問道。“你是太平道人嗎?”

    “見過貴人,我不是太平道人。”這老者明顯有些神魂不定,不知道是行路疲憊還是如何,但所幸言語并無差錯。“這九節杖乃是太平道人見我行路難,好心贈我扶著走路的。”

    “那敢問老丈,你們這些人從何處來?”一旁的王道人忽然也是拉下口罩,然后跳下馬來亮出九節杖。“河南的太平道人又要將你們帶往何處去?我是北面的太平道人,不知道你們南邊的事情,還請勿怪……”

    “不怪不怪,我們往鉅鹿去尋大賢良師的。”很顯然,王憲的九節杖起到了奇效,這老者雙目中幾乎是瞬間泛起了一絲神采。“至于我們這些人的來歷,也是從荊襄到中原,各地都有……全都有!”

    對方突然打起精神,反而讓公孫珣心頭愈發覺得不妙起來:“河南的太平道為何要帶你們去鉅鹿尋大賢良師?是大賢良師有命令還是如何?”

    “都有!”老者僵硬的面上露出了一副古怪的笑意。“先是荊襄大疫,然后天氣轉暖,連兗豫兩州都跟著染了疫病,我動身時,我們陳國南邊就已經跟著染了病,北面的百姓又驚又怕,只能指望符水,可偏偏南面的太平道人太少,治那些得了病的人都來不及,何況是我們這些沒得病的人……結果后來就有太平道人召集我們說,若是能來河北找大賢良師,他一人做出的符水一次便可以讓我們一千人用……我們也不想等死……七年前的大疫,我四個兒女便死了兩個,這次不敢再等……”

    “所以你們便拋家棄子跟著來了?”公孫珣又驚又怒。

    “太平道管吃的,管喝的……沿途有挺多大戶扶住。”老者勉力笑道。“鎖了門,帶著糧食錢財全家一起來的……不比在家等死好嗎?而且還有人說,等到了大賢良師身邊,便不會再有饑餒、欺壓……”

    “你們來了多少人?”公孫珣只覺得口干舌燥。

    “不知道,過河的時候聽人說有七八萬……后面還有。”

    公孫珣瞬間覺得頭暈目眩起來。

    “你四個兒女七年前死了兩個……如今全家一起來河北尋大賢良師?”一旁一直沒開口的婁子伯忽然出言詢問道。“那你剩下兩個子女和他們的家人呢?”

    老者張了張嘴,卻無半點聲音發出,第二次才強笑道:“過河時失散了,失散了!我先渡的,他們在后面!還得去尋大賢良師,找到大賢良師,就有救了!”

    說完,這位陳國來的老丈便徑直拄著九節杖繞過了攔在前面的公孫珣等人,繼續帶著一絲古怪笑意往北而走。

    公孫珣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也不知道該做什么,因為眼前自南往北的人流還在不停地變大變密……而且行路之人也變得越來越麻木和落魄!

    “有些不對勁!”婁子伯也覺得心頭發悶。“若是照那老丈所言,流民應該并未失去糧食,還沒變成饑民,而且還應該有太平道人沿途管理……可若如此,不該是如此情形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