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盜馬亦盜人-《覆漢》
第(3/3)頁
一名大漢從陰影中走出,聞人生愈發驚恐,因為他隱約認得此人乃是王度的心腹。
擔此時什么都來不及了,不等聞人縣令驚恐發喊,便有四五名大漢各自捏住他驅趕,其中兩人更是強行掰開他嘴,一人直截了當將一柄帶著濃烈腥氣的匕首狠狠的刺入了他的口中……聞人生只是覺得一陣劇痛,然后就鼻涕眼淚乃至于屎尿齊流了。
“諸位!”那為首之人見到此景并沒有什么愉悅心態,反而是面色黯然。“王君死得其所,我等無話可說,可所謂食人之祿忠人之事,我等被王君養了這么多年,若不能為其有所為,又有什么臉面茍活呢?”
眾人手持火把,包括那名王姓亭長在內都默然靜聽。
“王君死前所言清楚無誤,他造反、起事俱是因為此人折辱過甚……萬事王君去為,惡名王君來擔,而此人卻整日在寺內坐嘯,坐收功勞,到最后居然還是個什么清白道德君子,還要拿王君的辛苦升官發財!如此倒也罷了,別人說王君無德倒也罷了……他如何還要居高臨下嘲諷王君豪強形狀,無德無行呢?諸位,你們說天下有這般道理嗎?”
眾人不應。
“不錯。”此人說到此處,卻又陡然冷笑。“其實天下都是這般道理……但這道理不對,所以王君才會反!我們今日才要把他帶到此處來!毋須再多言了,都說說,如何處置他?!”
“一人一塊,分尸如何?”有人咬牙切齒。
“殺人便殺人,哪有分尸的道理?”又一人立即出言反對。“王君臨死前都氣度非凡,我們千萬不要在他鄉中做這種無端狠戾之事,以免丟了他的臉。”
“那該如何呢?”原本那人立即反過來質問道。“我非是想給王君丟臉,乃是看這縣令如此窩囊,擔憂若是一人一刀,不等大家全都動手復仇這廝就咽氣了,屆時未動手的如何能出這口惡氣呢?”
眾人一時無言。
“我有一個主意。”稍傾片刻,倒是那為首的王度心腹陡然出言道。“取個布袋來,將他吊在屋檐下,然后大家輪番動手,亂棍打死!待所有人都動過手出過氣以后,再檢視他尸首!屆時,留他全尸在此處讓縣中人處置安葬又如何?”
這個主意好,眾人自然紛紛響應。
而那聞人生自從被割了舌頭,就只覺得疼痛難耐,根本沒聽明白這些人說什么。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從被分尸的邊緣走了一早,也不知道自己會被亂棍打死……然而便是聽到了又如何呢?
這十幾人從戰場上下來,早已經不是數月前一個縣丞的門客做派了,所謂心如鋼鐵、手段利索,當即便捆縛完畢,又干脆套上布袋,直接將這東阿縣令吊在了前東阿縣丞王度老宅屋檐之下……隨即,連那個亭長在內,眾人掄起棍子,居然就把這個堂堂縣令給活活亂棍打死在了王度老宅屋檐下。
眼見著聞人生身體較弱,只是每人數棍那袋子就停止了掙扎,眾人也是依舊覺得悲憤難耐,惡氣難處。但偏偏又不好再毆打一個尸首,以免污了王度德行,于是紛紛駐足不言不動……而就在這時,那為首的王度心腹卻忽然上前,從地上用手抹了一把這聞人生的血,然后借著火把的照亮,直接在這老宅廊下柱子上寫下了一行字:
殺人者,東阿王君門客,河內朝歌于毒是也!
如此狠狠寫完,于毒這才算是出了一口自蒼亭-東武陽戰后在胸中憋了許久的悶氣。
其余人見狀紛紛仿效,前后一十五人,便是不識字也求著別人手把手寫完了這話,這才返身回到院中……卻又心中空落落的,不知何去何從了!
“于兄。”那王姓亭長思索再三,干脆盯著于毒直言不諱道。“咱們做下這種事情,便不要再想著分了財帛各自歸家了。你是個有主意的,此番又替我族叔報了仇……我隨你走!”
其余十三人也是立即響應。正如這王亭長所言,通過出主意給王度報仇,這朝歌于毒已然是這十幾人的領袖了。
而于毒也是當仁不讓:“王君死前讓我們好好活著,那便要好好活著,而諸位托付前途給我,我身為王君生前心腹也無話可說……如今局面,無外乎是投黃巾或去做山賊!我思來想去,官軍如此厲害,那冀州、豫州兩處黃巾便都不能去,因為去了也是送死。而且再說了,那兩處不缺人,我們十幾人去了也不會被人看重。”
眾人紛紛點頭。
“若是做山賊。”于毒繼續言道。“也無外乎是兩處,一處是往河北去我老家河內,河內北面是太行山;一處是往東走,去泰山……你們說咱們去哪里?”
這兩個去處優劣都很明顯,去太行山,自然是首領于毒對彼處熟悉,但偏偏要過河,穿過漢軍密集的地區才能到達;而去泰山,則是反過來,那里人生地不熟,偏偏路上沒什么阻礙。
于是乎,這十幾人也是議論不休,直到那王亭長忽然提起一事:“我前幾日在亭舍中曾聽幾個縣中吏員提起過,說是青州黃巾剛一起事便被當地官府鎮壓,青州黃巾的一名渠帥張牛角如今也逃到了泰山中暫時安頓,彼輩在泰山的話……”
于毒心中一動,便立即開口道:“那咱們就去泰山找他!”
“如何不去于兄你老家河內?”周圍人分外不解。
“我輩既然已經不容于天下,那豁出去命來也要作出一番事情給天下人瞧一瞧的!”于毒舉著火把左右相顧,正色答道。“經此一戰,大家怕是都看出來,黃巾主力遲早要敗,可從那一戰來看,黃巾的旗號在貧民百姓中卻還是一等一頂用的!既如此,何妨趁著張牛角落難時跟上他,將來借他的旗號攪動天下,朝著世人亮出自己的名號,也算是告慰王君泉下之靈,我輩沒有就此負了他一片心意!”
眾人沉默片刻,紛紛贊同。
于是,十五人取了兵器,各自又包上一小包財貨……多余的也就懶得理了,然后便趁夜翻過墻頭,大踏步的在月下簇擁著新首領于毒昂然往泰山方向而去了。
直到翌日下午,防備疏漏的東阿縣中才發現了聞人生那青腫不堪的尸首,然后終于還只能是將程昱請來做主。
然而,如此情形,程昱又能如何呢?無外乎是一邊指揮著眾人收拾尸首,交給縣寺中聞人縣令的家人,讓他們扶靈歸鄉,好生安葬;一邊讓縣中為首的吏員趕緊寫公文,給在河北東武陽持節主持大局的公孫珣匯報……東郡太守在大亂一開始便逃到了外郡,此時已然被朝廷治罪!
尸首被抬出,大部分人也都掩鼻逃到了院外,而程昱卻依舊立在滿是紛亂血污、棍棒、錢帛的院中,盯著廊下那些人名出神。
薛房戰戰兢兢,朝著程昱行禮匯報。
“不是我!”不待對方開口,程昱便頭也不回的黑著臉言道。
薛房一時苦笑。
“真不是我。”程昱看了薛房一眼,然后一聲長嘆。“薛君見過洪水嗎?”
薛房立即搖頭不止。
“黃河大堤固若金湯,你沒見過也正常。”程昱復又回頭盯著那些人血字名言道。“但我年長一些,少年時曾見過一次濟陰郡大野澤發洪水的場景……當時洪水來時,滔天怒吼,泥沙俱下,不可一世,可是只要提前躲到高地上,便不會被洪水吞沒,當日也確實無幾人因此而死!但洪水退后,滿地污泥尸首,龍蛇蟲豸俱隱其中,一時并起,然后便有大疫卷來,十室五空!”
“仲德公的意思是說……”薛房恍然看向了眼前那行字,這個于毒作為王度的心腹他也是認得的。“此時洪水剛退,便已經龍蛇并起,蟲豸亂舞了嗎?”
“你也知道洪水剛退嗎?”程昱面色鐵青,猛地一揮衣袖,便昂首而走了。“這算什么?日后龍蛇紛爭、群蟲蔽天的日子還早著呢!”
薛房抿嘴不言,只是緊隨程昱腳步不停。
詩曰:
五賊忽迸逸,萬物爭崩奔。
虛施神仙要,莫救華池源。
但學戰勝術,相高甲兵屯。
龍蛇競起陸,斗血浮中原。
—————我是跟著你不放的分割線—————
“潘璋,字文珪,東郡發干人也。性博蕩無賴,素無形狀。黃巾起,太祖至東郡,其年十六,先于城上觀太祖儀仗,復于城中見關羽威風,乃大嘆之,遂盜馬相從,為羽賬下負刀卒。”——《舊燕書》.卷七十三.列傳第二十*****S:重申一遍,為了大家的健康,請晚上不要等……強烈建議每天早上看……而且這不是今天的,這是明天的!
還有書友群,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