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須信人心有真偽-《覆漢》
第(3/3)頁
“君侯所言甚是。”董公俯首道。
“話雖如此了。”公孫珣忽然向前一步,仗著身高舉高臨下言道。“但公仁你需明白,我之所以沒有怪你自作主張,不是因為你的策略將來還有補救的地方,乃是因為陰差陽錯下,有張燕這個愿意請降的紫山賊為首,多少能讓冀州百姓多活下來些許……公仁這種人心詭譎的計策,不是說不行,但下次再想為之前,你最起碼應該先試探我一下再做,曉得了嗎?”
“昭……慚愧。”董昭無奈應聲道。
“許子遠的家人走了嗎?”公孫珣繼續問道。
“已然送走了。”董昭趕緊點頭,卻又不禁反問。“他要的百斤黃金真的要給他?區區袁本初一個態度而已,我們遲早也會知道的。而且再說了,正如剛才那鐘繇所言,天下洶洶,大勢翻來覆去,袁本初自己都穩不住身子,還想要對君侯有所壓制,怕也只是一廂情愿。”
“不管如何,既然有功那便得有所賞。”公孫珣拍拍對方肩膀,倒是居然有些悲戚。“我一個邊郡小子,若是連這點都做不到,又如何與人家四世三公的人相爭呢?唯一可悲的,乃是地方上都已經崩壞到這個地步,朝中貴人卻依舊想著這些事情……何苦來哉?”
董昭躬身相對,也不知道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中平二年,夏日暑盛,天下忽然間便亂作一團,人心也跟著紛紛不定起來,然而面對時局,有所感慨的何止公孫珣一人呢?
東郡韋鄉舊城外的亭舍之內,從濟南相任上下來,正準備去洛中接受新任命的曹孟德雖然暑熱難耐,卻依舊借著夏日陽光下于亭舍院中讀書不止。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亭舍外忽然又一次響起了巨大動靜,本就心煩意亂的他干脆直接摔了手中在濮陽剛買的安利號新書:
“外面怎么回事,白日倒也罷了,怎么臨到傍晚還如此紛擾?”
“孟德不必擔憂。”夏侯惇滿頭大汗的從舍外跑進院內。“外面有盜匪在路中相攻,樂文謙已經引伴當去收拾他們了。”
曹操當即沉默下來。
“孟德。”夏侯惇見狀忍不住好奇相詢。“朝中讓你入朝為議郎,然后轉任他郡太守……這也算是典歷地方的履歷了,乃是升任顯職的必由之路,你為何一路上反而悶悶不樂?”
“元讓。”曹操一時搖頭,卻是俯身將書卷從地上撿了起來。“當著你的面,我也無須隱瞞……實話實說,此行我心難安啊!”
“可是因為聽說公孫珣主動棄置歸鄉的事情,故此擔憂洛中局勢嚴峻?”夏侯惇正色詢問道。
“有一些吧。”曹操坦誠答道。“但我曹孟德也不至于因為他人如何而有所動搖,實在是這沿途所見,讓人不堪重負。”
夏侯惇當即反應過來,也是一聲長嘆:“這一路上確實鬧得不像話……尤其是去年遭了兵禍的東郡,自從入境后只覺得到處是盜匪,到處是流民,有時候盜匪、流民根本分不清。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子雖然暫停了修宮錢,卻還要各地加緊征收算賦,征發徭役,以定涼州,這邊之前死了那么多人,又有那么多人見過刀兵之利,能不亂嗎?”
“這便是問題所在了。”曹操握著書卷一屁股坐在了院中的馬扎上。“這一次天子要平涼州,總歸是件正經事,從大局而言,需要錢糧也是無可厚非。但地方上也實在太苦了……此去洛中,若是能去個太平地方為一任太守還好,可若是讓我依舊在中原這地方打轉,你說我該怎么辦?在任上是逼迫百姓去服涼州的徭役呢,還是不逼迫?是征收算賦呢,還是不征?再說了,修宮錢終究只是暫緩,若是任內又有催繳,我又該如何是好?”
夏侯惇也是無言以對,只好勉力安慰:“說不得是個好去處呢!”
曹操依舊連連搖頭:“如今這天下,哪里來的好去處?我也只是自欺欺人罷了,只求不是東郡這種地方便好。”
夏侯惇旋即閉口。
俄而,隨著夕陽漸下,廳舍外忽然一片歡呼,儼然是樂進領著曹操的親衛伴當輕松收拾了路中相斗的盜匪,得勝歸來了。
“曹君!”樂進自外面風風火火趕回來,一進院中便忍不住出聲言道。“你說巧不巧,我從那兩股賊人處居然救出了你在洛中的家人,他說是奉曹君你父親之命自洛中專門來尋曹君你的。”
曹操和夏侯惇一起莫名其妙,但看了樂進領進來的人后還是忍不住一時失笑起來,因為對方還真是曹嵩身邊的親信家人……這可真是太巧了。
“你來做什么?”夏侯惇知道曹操和曹嵩關系不好,便主動替曹操出聲。“地方上亂成這樣,如何敢獨自上路?”
“確實是沒想到東郡盜賊如此之多,而且我還以為會在陳留與兩位相遇呢。”那家人癱在地上,無奈解釋道。“不過不管如何,見到少君,終究是不辱此行……老主人遣我給少君送一句話,說是你的去處他已經替你打點好了,乃是個靠近家鄉的一等一大郡。”
“是陳留嗎?總不會是東郡吧?”曹操聽著便覺得不好。
“正是東郡。”這家人匆忙答道,卻也覺得無奈起來。“不過老主人在洛中想來是不知道東郡居然有如此多的盜匪,又或許是他覺得以少君的本事,應該能輕易安定東郡!”
“輕易個屁!”曹操一聲冷喝,瞇著的眼睛都睜圓了,院中也跟著瞬間冷了場。
而就在這時,亭舍外忽然又熱鬧了起來。
“曹君!”樂進興奮來報。“韋鄉那邊的百姓見到我們擊敗了盜匪,又聽說是昔日安定本地的騎都尉曹君在此,由本地三老帶著,紛紛前來謁見!”
“替我擋住他們一刻鐘!”聽到此言,曹操再不猶豫,呼喇一下便起身對樂進下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命令。
而樂進雖然不明所以,也還是趕緊出去了。
“孟德。”夏侯惇無奈詢問。“如此,為之奈何啊?”
“不干了!”曹操緊了緊腰帶,順勢扔下懷中印綬,然后理都不理地上的家人,就往亭舍院中挨著馬廊的那面墻處走去。
“不干了是什么意思?”夏侯惇撿起印綬在后無奈追問。
“不干了,就是學公孫珣滾回家讀書的意思!”曹操忽然回頭指著夏侯惇大怒道。“元讓你來說,去年黃巾之亂,我與公孫珣一起平定東郡的對不對?然而昔日公孫珣請旨免去了東郡一年錢糧,今日我卻要做東郡太守來追發徭役,征收錢糧,可能還要加賦?”言至此處,曹操直接指著那家人厲聲言道。“你將印綬交給他,讓他回去告訴我爹,這個臉他當爹的丟的起,我曹阿瞞卻丟不起!”
言罷,曹操居然要轉身翻墻而走,儼然是不想對上外面那群東郡本地鄉老。
然而,其人身材矮小,怎么都爬不過去,倒是夏侯惇見狀無奈,扔下印綬與那目瞪口呆的曹騰親信,然后過去扛起了對方,才得以讓曹孟德竄入隔壁馬廄。
夕陽西下,原本被內定為東郡太守的議郎曹孟德與夏侯惇兩騎并行,居然是在授官途中往家鄉沛國譙縣落荒而走!
———————我是人心大亂的分割線———————
“太祖既棄職而走,遂遺衛將軍印綬于洛。靈帝從議,遣使追而與之。凡三次,乃受。”——《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這是晚上的……晚上有事……熬夜碼了出來。提前發出來,望見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