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北有義士-《覆漢》
第(2/3)頁
“我再問你一事。”盯著那肥貓屁股看了一會,公孫珣忽然又正色相詢。“元常,你以為我在北地,于洛中而言,是震懾了局勢呢,還是催動了局勢?”
鐘繇依舊沉默。
“我懂了。”公孫珣一聲長嘆,這才回過頭來,對著堂后輕聲言道。“大人,看來這次還是你說的對。”
“不是我說的對。”一個年長女聲陡然從后面響起,隨之而來的是數(shù)十名婢女捧著燭火涌入堂中,隨后才是一名衣著華貴的年長女子在數(shù)名美艷侍女的環(huán)繞中從后面轉(zhuǎn)出。“而是說,這天底下的有形無形的事情都是要講規(guī)則與道理的……”
鐘繇聽到大人二字,哪里還不曉得是誰,趕緊俯身行禮,而那貴婦人,也就是公孫大娘了,也是饒有興致的上前打量起了鐘繇。
不過,旁邊公孫珣到還依舊顯得有些無奈:“我以為,我在此處,袁紹、董卓俱能有所收斂呢。”
公孫大娘聞言再度失笑:“你以為你戰(zhàn)無不勝,實力也頗強(qiáng),可以震懾朝堂,卻不想漢室已經(jīng)荒廢,天下早已經(jīng)民不聊生,人心也早已經(jīng)全部長草。至于洛陽,那里是整個大漢朝矛盾的爆發(fā)點,這次的動亂,不是因為何進(jìn)的疏忽,也不是因為袁紹的大膽,更不是因為董卓的恰好引兵到了城外……乃是因為天底下的老百姓吃不上飯、豪強(qiáng)做不上官,公族腐敗如閹宦。而你這樣的邊郡軍頭子的存在,對于集權(quán)中央而言,最多只會激化矛盾,不會緩解矛盾。其實,這個道理你早就懂,只是還不明白偶然和必然的關(guān)系。”
公孫珣緩緩頷首,然后忽然扶刀肅容而起:“母親說的極是,我自弱冠出遼西,所見人物固然有碌碌無為貪生怕死之人,但也從不缺不懼生死成敗的豪杰。黃巾潰卒中有人不怕死,豪強(qiáng)鄉(xiāng)吏中也有人不怕死,世族將軍中同樣有人不怕死……世道紛亂,這些英雄豪杰有人為了名,有人為了利,有人為了忠,有人為了義,有人為了強(qiáng),有人為了望,有人為了橫絕天下,有人為了安定地方,而不管怎么說,一個個的都是有追求的,怎么可能因為我比他們強(qiáng)就不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呢?若是這樣,他們還有什么資格自稱英雄?真要是心存野望,只會因為見到我居于他們身前,奮力追趕,如是而已。”
“說的好。”公孫大娘難得對著自己兒子愣了片刻,卻又再度點頭。“想要指望著這些英雄豪杰因為你勢大就低頭,除非他們一夜全都降智變白癡。且不說劉備、諸葛亮那些人如何逆勢而為,便是曹操、袁紹、董卓,哪個不是一開始逆勢而上,以弱對強(qiáng)……所以說,有些事情我能幫你,可有些事情你只能自己去做,我是幫不了你的。”
鐘繇一時茫然……因為這對母子所言他居然半懂不懂。
“且不說這些了。”公孫大娘忽然又轉(zhuǎn)向了鐘繇。“你就是鈡元常嗎?”
“是!”滿頭大汗的鐘繇再度俯身而拜。“潁川鐘繇,拜見老夫人,未曾想老夫人在此。”
“元常不必驚慌。”公孫珣一邊向外走去,一邊扶刀笑道。“我母親非常喜歡你的字,這次她來替我收攏戰(zhàn)俘,本來昨日便要回昌平的……就是因為聽到你來,這才專門留下來準(zhǔn)備見見你。”
鐘繇難得松了一口氣。
而另一邊,公孫大娘則早已經(jīng)讓身后一名美艷侍女上前扶起鐘繇,并笑瞇瞇的讓人擺上筆墨紙硯:“既然見到了鈡元常,一定要求一副墨寶……替我抄一份《四十二章經(jīng)》吧!”
“……”
公孫珣沒有再理會此處的事情,他來到門前,一腳將那只越來越肥的老貓?zhí)叩搅死韧馑堇铮缓蟛胖苯臃龅蹲叱龃筇茫D(zhuǎn)而沿著長廊,往官寺內(nèi)堂邊某處廂房中而去。
這處寬闊的廂房內(nèi),因為下雨天色發(fā)暗,所以早早點燃了燭火,而燭火下,數(shù)名文士打扮之人正在激烈議論著什么,而見到公孫珣步入,卻是紛紛起身問候。
“如何?”公孫珣不以為意,直接坐到了房中一把椅子上。“你們可議論出了結(jié)果?”
“議論紛紛,卻不能有結(jié)果。”此處資歷最長的婁圭不由捻須失笑。“不要說后來那些事情了,便是眼前鐘元常帶來的車騎將軍一職,大家都有分歧……畢竟,雖然是董卓用來拉攏君侯的東西,受之不免坐實了跟董卓勾連的嫌疑;可車騎將軍位比三公,于本朝而言,更是向來有執(zhí)朝政的慣例,有了它說不定可以自行任免官吏,所以大家未免不舍得。”
“那就不要議論了。”公孫珣坐到椅子上正色言道。“我意已決。”
自婁圭以下,房中諸如戲忠、董昭、杜畿、王修,紛紛起身。
“董卓為漢室臣子,卻擅行廢立,鴆殺太后,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公孫珣一心還天下太平,怎么能跟董卓這種名為漢臣實為漢賊的人茍且?”公孫珣不慌不忙言道。“再說了,我身上本來就有名正言順的衛(wèi)將軍一職,奉命都督本地九郡兵馬,何必再用如此逆賊的冊封?!”
“屬下明白了。”婁圭等人當(dāng)即紛雜應(yīng)聲。
“而且非只如此。”公孫珣繼續(xù)言道。“董卓此人實在是千古奇葩,其人既然敢三日廢立,五六日鴆殺太后,那說不定此時就已經(jīng)開始屠殺公卿百姓,兩月遷都關(guān)中,三月殺掉退位的弘農(nóng)王……之前是我輕敵了,知道大將軍身死后居然還以為會有數(shù)月緩沖時間,不去聚攏兵力,反而輕兵來到常山試圖驅(qū)除張燕離開黑山,以至于如今措手不及……總之,現(xiàn)在得盡快做好準(zhǔn)備。”
“君侯不必自責(zé)。”婁圭勉力勸道。“太行山南北千里,從代郡一路延伸到河內(nèi),俯視幽冀,而且從張燕到于毒,大大小小幾十股盜匪,聚集百萬之眾,居高臨下,從軍事角度來說,無論如何都要剪除掉的……當(dāng)然,現(xiàn)在突然遭遇大雨,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現(xiàn)任常山都尉,正在低頭的矮胖子董昭順勢抬頭,卻沒有看到公孫珣臉上出現(xiàn)額外的表情,所以立即重新低下頭來。
“不對。”公孫珣靠在椅背上好整以暇道。“事有緩急,我原本打算自北向南,像劈柴一樣沿途驅(qū)趕清剿太行山百萬盜匪。這樣,一來取得太行天險,并順勢沿途掌握代郡、常山、趙國、魏郡、河內(nèi),直達(dá)大河;二來,可以收百萬盜匪為戶口,加以軍屯,壯大實力;三來,也可以趁機(jī)逼近洛陽……但董卓實在是太快了!快的人喘不過氣來!可想而知,往后數(shù)月間,董卓必將冒天下之大不韙,亂政于朝,而天下人或茫然不知所措,或奮起抵抗。此時此刻若能有大義在手,登高一呼,便可跑馬傳書而收人心,勝卻十萬大軍不止。故此,此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會盟志士,舉起義旗討董!太行山賊的事情,是可以緩一緩的。”
婁圭緩緩頷首,閉口不再多言,王修也攏袖不語。
倒是其余幾人,眼神卻飄忽了起來……要知道,公孫珣此言明顯是認(rèn)定了董卓會自取滅亡,而天下人將不再服從洛陽。不然,怎么可能登高一呼,便能直接劃拉地盤?
然而,即便是這些人,此時還是有些心虛的,因為洛陽董……董太尉……單純從政治手段而言,似乎還是很有看頭的。
這里必須要多說一句,人董卓董仲穎如今已經(jīng)是太尉了!而且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還劍履上殿。
沒錯,董太尉不僅廢立特別快,殺太后殺的特別快,升官也升的特別快!而且董太尉升得不止是自己的官,所有人的官都升的很快!
實際上,就在董卓殺了何太后,清算了何氏以后,他立即推行了自己的‘新政’,具體來說就是試圖與所有人和解,然后大家一起興復(fù)漢室……你沒看錯,董卓,包括董卓一部分心腹幕僚,都是有政治理想的,而且這伙人真的認(rèn)為所有人會接受他出其不意的廢立,然后跟他團(tuán)結(jié)在一起共建太平。
此時此刻的他,是真沒想過自己的廢立會引來全面圍攻的,而且他真的以為自己的示好是能換來和解的。
比如說,這次鐘繇持節(jié)過來,就是給公孫珣還有劉虞升官的,劉虞這個公認(rèn)的漢室宗親輔政大臣新官位是大司馬,而公孫珣這個衛(wèi)將軍……原本何進(jìn)不是要給驃騎將軍嗎?那好,干脆給你車騎將軍。
還有逃走的袁紹、王匡、鮑信等人,也都封了官,鮑信是濟(jì)北相,袁紹是渤海太守,王匡被拜為河內(nèi)太守,而河內(nèi)的朱儁則被征召入朝為太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