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覆漢》
第(2/3)頁
“還有荀慈明。”董卓繼續指向一人,卻是他左手側第一位的一個華發老者,而賈詡也趕緊朝此人躬身行禮。“慈明與我年歲相仿,乃是我少年時潁川便結識的老實人,我昨日還問他,做了三公是不是得償生平所愿?他卻對我說,蒙我賞賜,百日內從白身到三公自然感激,可生平最得意事,卻是當年注解了《周易》……”
當朝司空荀爽先是朝賈詡微微捻須微笑示意,然后才無奈回頭對著董卓重申了一遍自己的看法:“相國,于我這個腐儒而言,注解《周易》確實是生平最得意之事。”
“我也佩服萬分!”董卓一臉嫌棄,李儒倒是眉飛色舞,忍不住插了嘴。
剛剛對著賈詡都還極為和善的荀爽干笑一聲,便不再多言,而李儒也知趣閉嘴……眾人心知肚明,前幾日李儒奉命去毒殺廢天子劉辯,雖然這事在如今的局勢下什么都算不上了,可大家多少還是有些膈應。
“總而言之了。”董卓并未注意到自己女婿和故友之間的少許不和諧,而是對著賈詡做了最后安排。“文和的意思我是明白的,那就不給你加爵了。等過兩個月到了長安,若前方戰事又順利,你去做個尚書、博士也都無妨……準了!”
賈詡微微動容:“多謝相國體諒,只是……”
“只是什么啊?”董卓不以為意。
“只是如今觀山東諸侯多是無用之輩,以相國之神武,我軍之善戰,完全可以掃蕩攻破。”賈詡立在堂中小心言道。“何必還要遷都呢?”
“打仗是打仗,遷都是遷都!”董卓微微蹙眉言道。“兩不相關……而且別的不說,最近河東白波賊蠢蠢欲動,而公孫珣更是已經打到了太原,據說還抄了子師的家,關中是我的基本,必須要嚴加防范!尤其是公孫珣,其人雖只兩萬兵,卻決不可小覷!”
隨著董卓作色,堂中諸人本能看向了董卓左手側第二人,當朝司徒領尚書令王允王子師。
而王允卻也稍作姿態,正色而言:“其實公孫珣抄掠我家中,未必是貪財貨,怕是并州道路難行,又有太行山百萬山匪隔斷幽冀與并州的聯系,其人后勤不支,這才大肆抄掠……”
“或許吧!但無論如何,都要盡快回關中防范,遷都事也不可遷延下去。”董卓連連搖頭,臉色也顯得更加嚴肅。“今日既然說到這事,便多與你們說一些并州的事,不是我畏懼公孫珣,而是這下子確為天下名將,而且為人毅力、決斷皆超世俗,不得不防。”
堂中瞬間變得氣氛凝重起來,不要說董卓右手邊那些西涼出身的屬吏、軍官,便是左手邊從荀爽到王允,也都紛紛肅容,甚至就連蔡邕,也不知為何突然停了手中之筆。
“你們算一算,其人自弱冠而起,凡十余載,天下動亂,是不是足有五六成是其人一力為之?而本朝歷來邊患,無外乎是北面鮮卑、烏桓、匈奴、西羌、高句麗這五處最為過,是不是也被其人以一己之力剪除其三?如此人物,越是悄無聲息,卻要嚴加防范!”董卓繼續扶著腰帶在座中感慨道。“想當初在并州,我剛到晉陽赴任為刺史,他一個區區別部司馬便敢孤身來見我,而且張口就說要替我把雁門太守張歧給除掉,那時我就知道他是個大大的豪杰!若非是他已經與趙苞女兒許了婚姻,我幾乎要宰了我那兩個廢物女婿,把兩個女兒一起塞給他,何至于只送一把刀呢?也何至于一直到今日才能主持朝政呢?”
除李儒外,眾人多聽得入神。
而董卓說到這里,也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說起來,我孫女小白年方十三,只比公孫珣長子公孫定大三歲,未嘗不能結為婚姻,而若公孫珣能應,讓他出冀州,我出中原,天下豈不是可以就此安定下來?”
“相國。”王允趕緊在座中提醒。“白波匪、張楊、匈奴諸部隔絕道路,便是訊息都時通時不通,何談婚姻?而且,公孫珣此人必然不會應的。”
“說的是!”董卓微微感嘆道。“公孫珣必然不會應的!便是袁紹,經此一敗……”
董卓戛然而止,引的堂中眾人紛紛生疑。
“袁紹經此一敗。”董卓忽然失笑。“或許存了罷兵的念頭也說不定……可趁著年正旦年節,遣朝中公卿,以改元為口實,去說降于他!”
這一次,眾人倒是并未多言什么。
而雜七雜八說了這些事情,董卓再一抬頭,卻見到賈詡依舊在堂中立著,便不由失笑,也就揮手讓對方退下,而賈文和也是無奈坐回到了左手邊給他預留的位置中。
不過,董相國畢竟賞罰分明,賈詡拒絕了爵位,他便復又傳令下去,說是整個正月,各處軍官往洛中相國府這里送繳獲時,無論財寶美女,一律分出兩成,一成與賈詡,一成與老家失了家產的王允,以作補償與安慰。
而交代完這些以后,蔡邕也恰好寫完了文書,董卓便即刻下令,讓仆從鋪設幾案,傳遞菜肴美酒,大開宴席……一來,自然是慶祝正旦年節;二來,也是慶祝河內此番大勝!
不過,宴席剛剛開始后不久,忽然間,堂外傳來軍務,然后有士卒當堂匯報,說是中郎將李傕發來軍報,乃是之前校尉徐榮、李蒙奉命往擒潁川太守李旻的事情,已然成功。
如今,李蒙、徐榮正在潁川郡治陽翟,且已經按照董相國的直接軍令,架起大鍋,當眾烹殺了李旻!而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卻是李傕也在陽城攔住了孫堅試圖救援的兵馬,還斬首數千的緣故!至于所有斬獲,李傕已然派人往洛中送來了!
話說,李旻乃是董卓任命,卻在袁術到達南陽后與其人眉來眼去,董卓以其為叛逆,所以深恨其人,再加上想要震懾袁術,這才專門下軍令要烹殺……此時聞言,倒是不由開懷大笑,至于斬首數千還專門送來,他卻懶得理會了。
而座中諸人,和董卓的反應一樣,戰場上斬首數千也都沒有什么感覺,唯獨烹殺二字一出,卻不由有些反應,但卻又涇渭分明……右邊西涼軍官、屬吏,多是久歷戰場,見慣了血腥之事的,而這事雖然殘忍,卻不過一條人命,所以多不以為意,甚至有人主動陪笑;但左面諸多朝廷官員,除了幾名年長之人見慣了瘟疫、饑荒、戰亂時慘景,還能保持鎮定,其余大多數人,卻是登時面色蒼白失態!
這還不算,隨著董卓笑聲不斷,得意忘形,劉焉長子,左中郎將劉范,居然一個忍不住當眾吐了出來!
坐在對面的賈詡看的分明,之前劉范正在啃一只人參燉雞,也難怪會如此把持不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