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覆漢》
第(2/3)頁
“我記得還有西河太守崔鈞崔州平(前司徒崔烈次子,歷史上后來諸葛亮的忘年交,銅臭一詞的發明人),也是如此。”公孫珣若有所思道?!捌淙嗽谖骱樱m然因為匈奴勢大不能制,卻多少能安撫地方,廣得人心,而且大節不失?!?
“不錯?!边@次點頭稱是的乃是田豐田元皓。“安平崔氏(也就是博陵崔氏),雖然因為崔烈有了銅臭之名,但終究大義不失,尤其是崔州平,當日君侯到太原,他便主動送信,請共與討董,不過君侯卻以西河兵少,反勸他協助安撫匈奴便是……”
“那也請他來吧!”公孫珣一聲嘆氣?!氨闶勤s不及祭祀圣君,也該請他共赴討董大義!”
“將軍寬容?!北娙饲橹珜O珣與崔烈的過節,卻是趕緊稱贊。
便是田豐,居然也難得頷首。
“我這人并不寬容!”公孫珣搖頭不止,卻是兀自離開堯祠,入營去了。
眾人不解其意,卻也不好多問。
翌日,恰如衛覬所言,河東太守王邑帥郡中官吏名族準時來到了堯祠……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而公孫珣也于當晚主動在堯祠院中設宴,以作禮儀。
滿營幕僚軍官,河東名族,包括哪些投降的河東大豪,全都列席其中,非只如此,眾人甚至驚愕見到了與公孫珣并排坐在上首位置上的大司馬、幽州牧劉虞……相較于此人,其余種種兩千石,或者曾為兩千石高位的官員、名士,倒是顯得尋常了。
“聞喜裴氏為何不在今日客中?”一番寒暄之后,坐在上首的公孫珣朝著與自己左手側次席的王邑好奇詢問道。
“裴茂公如今還在朝中。”王邑無奈苦笑道?!捌湮遄右踩荚谏磉叀?
公孫珣一聲嘆氣。
“這事怪不得裴公。”王邑見狀趕緊解釋?!拔溺骰蛟S還不知道,自從袁曹等人逃離并起義兵后,董卓對這些擅自逃離洛陽的官員經常是一旦發現便要嚴厲處置,大至夷族,小到下獄,不一而足。而裴公之前雖然做過尚書令,算是位高德重,但據說其人好像是跟關東諸侯之一,也就是當日跟著文琪的那個劉備劉玄德有些關系……所以看管極嚴。”
公孫珣連連揮手失笑:“文都兄想多了,我沒有怪罪之意。只是想到博陵崔氏(即安平崔氏)的崔州平馬上要來我軍中共謀討董,而清河崔氏的涿郡崔太守也早早與我會盟討董,至于漁陽田氏、晉陽王氏、陽曲郭氏、邯鄲李氏、魏氏、邯鄲氏,還有泰山王氏,也都有子弟在我軍中,若是再加上此番到來的河東衛氏、賈氏、范氏、柳氏……我也算是見識到這天下一多半的名門風景了!”
被提到家名的人,多有得意之色。
“原來如此。”王邑也不由失笑。“如此說來,早該喚幾個聞喜裴氏子弟一起前來才對……”
“無所謂了?!惫珜O珣復又擺手笑道?!氨揪褪蔷壏侄?,有則有,無則無,不必強求。”
“其實哪里是因緣巧合?”王邑繼續恭維道?!拔溺鞔朔懚?,上應天命,下承民心,而且連戰連勝,這才能匯集天下名門世族,讓大家同心戮力,共謀大業……這就是所謂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說的好哇!”公孫珣笑的更開心了?!翱扇羧绱怂銇?,我麾下為何沒有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的子弟呢?若以袁楊子弟與匈奴單于共捉刀立于門內,豈不更應時事?”
王邑登時訥訥,座中諸人也多有變色……畢竟,公孫珣耗的時間太久了。
話說,春日暖風正適,火把火盆團團照亮庭中,再加上酒菜俱全,很多人隨著王邑趕了一天路,此時早已經餓的不行,但公孫珣卻遲遲不開宴,難免讓人心生疑慮,此時又當眾說出如此狂妄之言,那此宴必然要有波折的。
席中明顯有人試圖勸諫,但公孫珣根本沒有其人機會:
“聽說師兄在河東,能夠存身于虎狼之間,靠的乃是兩位郡中世族豪杰……一個喚做衛固,一個喚做范先,不知是哪兩位?”
一人趕緊避席見禮,而王邑也是當即做了介紹:“此乃郡中兵曹掾衛固,至于郡中司馬范先,因為安邑需要有人看顧,所以留他守城?!?
“原來如此?!惫珜O珣也不喊地上之人起身,只是愈發追問不及?!澳歉覇枎熜郑端抉R其人何如,懂得厲害二字嗎?”
“這……”王邑情知不好,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問了出來。“文琪,愚兄早在劉師門下便以愚鈍而知名,實在是不知道你是何意?什么是懂得厲害?還請你明示?!?
“不瞞師兄?!惫珜O珣依舊微笑從容,好整以暇?!爸罢埬銇泶思漓胧ゾ冶阋矒陌惨赜惺?,以至于影響大軍,便遣了我麾下別部司馬成廉,引騎兵四千,走介山繞道去安邑守城去了,臨行前曾吩咐,國事為重,若有阻礙,格殺勿論……范司馬不在倒好,如今既在,偏偏又不懂厲害二字的話,此時已經死了也說不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