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十五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覆漢》


    第(3/3)頁

    “君侯在關中的內線究竟是誰?”戲忠嚴肅相詢。“難道不是呂布嗎?如今看來他竟是叛離了君侯!”

    “志才這就落到下乘了。”公孫珣不以為然。“哪有誰叛離誰,又哪里有什么內線外線?之前與他們分開的時候,會想到今天這種局面嗎?關內關外,天下局勢系于一關得失,兩將的心思便能決定天下走向,他們自己敢輕易下決心嗎?而且,人家現在是溫侯,是虎威將軍,便是賈文和如今也是正經的兩千石,到了他們這一步,就不叫什么內線、背主了,而是可以理直氣壯去看天下形勢做決斷的……說句不好聽的,他們的苦衷和風險是假的嗎?他們和部屬的家眷在長安難道是假的嗎?董卓對他們的恩義是假的嗎?長安的圣旨是假的嗎?一句話讓人托付生死,我自問沒有那個資格。”

    “那得到什么形勢才能逼他們做決斷呢?”戲忠沉默一時。“聽賈文和言語,似乎是能保證他們不出兵騷擾我們后路,讓我們放心東向。可這有什么用?關中兩點一日不破,我們便一日不能動搖大局,抑或是動搖這關上二人之心……”

    “不知道。”公孫珣也嚴肅了起來。“但潼關的地形你也親眼看到了,呂布和賈詡的能耐我想你也知道,只要這二人想守,我們怎么可能輕易突破?至于東向處置弘農乃至于河南,雖然未必能動搖關中大局,可總這么枯等著,等到軍心士氣散盡,被人攆回去,或者吃了敗仗回去,難道就好看了嗎?總是要做些事情的!”

    言至此處,公孫珣快馬加鞭,竟然直接沿著弘農大道奔馳起來。

    “東向也難!”戲忠在后搖頭不止。“此戰還是要攻心為上!”

    “那就看看東面的人心如何吧!”公孫珣口中作答,但話音落時卻已經人在數十步外了。

    “伯正(牛輔字),今日為何沒派出哨騎去打探情況呢?”

    下午時分,就在公孫珣無奈撤軍同時,陜縣城墻上,李儒正朝著自己的連襟,持有虎符、節杖的此間主將牛輔發問。“便是不出戰,也該時時保證情報吧?”

    “哦……”正在城頭上遠眺黃河的牛輔回頭正色相對。“不瞞文優,我是想要以此麻痹白馬賊,讓他以為我在懼怕他,以驕其志氣!”

    李儒無奈蹙眉:“狹長通道,一側險關一側重兵,如此局面,公孫珣如何才會志得意滿?反倒是你不派哨騎,萬一被彼輩突襲過來又如何?”

    牛輔也是漸漸變了臉色:“你也知道彼輩落入了兩面夾擊之態嗎?既如此,我不派哨騎又如何?此地咱們有一萬多人,又有堅城可守,他便是突襲過來又如何?安坐不動,等他疲敝之后召回河南諸軍全力一戰,將他按死在黃河邊上,這可是數日前你親口說的!”

    “話雖如此……”李儒還要再言。

    “不要再說話了!”牛輔忽然厲聲發作,居然便在城樓上大聲呵斥起來。“此地須我才是持節持符的主將,哪里輪得到你說話?有這個功夫,進舍中寫幾個字讀幾篇經文不好嗎?!”

    “你以為我不想安生讀經嗎?”李儒也是一時氣結,胡子都翹起來了。“是岳父大人讓我來輔佐于你!”

    “輔佐我又如何?”牛輔絲毫不懼。“你之前所言的大致軍略我莫非沒有聽用?區區哨騎之事你便要招惹于我,莫非你以為你搬出岳父大人來我就懼你?

    言罷,其人直接當眾拂袖而走,而李儒愈發無言,卻也只能氣悶回舍了。

    然而,等其走入舍中,拿出一篇荀爽所著的《易經注解》來看,尚未看幾頁,卻又聞得舍外一片喧嘩,出門來看,只見到數千兵馬慌亂不止,紛紛臨時出城集結……攔住一個人問了一下,竟然是受了牛輔之命,要出城往東面澠池‘偵察’!

    說是偵察,明顯是想要去搶劫了……但是搶劫歸搶劫,為什么現在才出去搶劫?而且澠池也是有駐軍的,虎牢關與成皋被破以后,董卓軍收縮,董卓又任命了一位中郎將董越去澠池,專門接收之前的虎牢、成皋敗軍,也是在弘農囤積力量,以隨時支援陜縣的意思。

    所以,這明顯是越界劫掠!

    而李儒到底是個才智之士,其人茫然半晌,枯坐半日,臨到天黑時忽然想起一件舊事,然后趕緊讓手下軍吏去打聽……果然,正如他所料,牛輔是聽了他手下巫師之言!

    原來,牛輔這人出身邊地大豪,當地風氣,素來迷信,而牛輔本人尤其迷信,其軍中向來養著一群巫婆巫師,并對這些人百般信任。今天,就是這些人一大早在縣寺中拿烏龜殼起了一卦,說是今日牛輔運勢分明,不利于向西,而利于向東,然后還只能午后出兵!

    于是乎,持節都督河南諸將,兼領陜縣本地萬余大軍的牛輔牛中郎將真就這么干了!

    李儒聽完匯報,簡直是心驚肉跳……他終于明白這位連襟如何在河東大敗了,至于今日的事情,他也是心如明鏡了。

    話說,諸位中郎將之中,董越最是看不慣牛輔的那些巫師巫婆,所以但凡遇到,一定要鞭撻幾下出氣才行,只是董越雖然不是董卓族人卻也是董相國身邊的親信之人,牛輔平素也不好如何。

    而如今,董越來到牛輔手下做事,那這些巫婆巫師此舉明顯是在找董越的茬!至于什么西向不能,不過是為了東向出兵‘偵察’找的借口……以董越的脾氣,大晚上的被人越界劫掠,指不定便要動手教訓,甚至火拼,而如此做的后果到最后只會讓牛輔更加憤怒!

    然而,李儒既然清楚了這件事情的來由,卻居然無法……他畢竟只是一個書生,不然何至于讓牛輔這個廢物領兵?

    思來想去,李文優也只能緊親筆寫了封書信,然后喚得一名親信來,讓對方領著數名護衛趕緊出城,從南面桃林饒過公孫珣所駐湖縣,去潼關那里尋賈詡,讓其人往長安傳遞一二。而等這名軍吏出去以后,稍微一想,李儒忽然再度醒悟,又趕緊寫了第二封告狀信,卻是喚來第二名心腹軍吏,讓其人從東門出城,繞城、繞道而往潼關報信。

    ——————我是長得像環首刀的分割線——————O

    “牛輔、李儒者,俱董卓婿也,初平元年,二者領兵屯陜,共督河南諸將,時輔為正,持節;儒為副,佐之,二婿不合,相構不止。一日,儒得輔過,即書上于董卓,輔則持節封鎖西門,得之,即殺。儒聞之大嘆:‘今始知,儒遇兵者,有理而難書也!’”——《世說新語》.忿狷篇

    PS:感謝書友20170429221000411的飄紅打賞,這是位轉正的書友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