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怎么會呢?”公孫珣依舊端坐,并幽幽言道。“若是為此,當日便不會讓你在易縣安置,而且我連張儁乂這種降人都能容,如何不能容自家相處數十載的兄長……而且這個營州牧當日在界橋專門空置下來,不是為你又是為誰?” “那又是為何三月不到就變成了衛尉呢?” “盧師長子怎么死的?”公孫珣低頭輕言。“我來到涿郡才知道有這回事……” “何意?”公孫瓚如遭雷噬。“他長子死活關我何事?” “盧師有數個成年兒子。”公孫珣不慌不忙,緩緩言道。“之前多年,或是遇到瘟疫,或是直接得病,或是遭遇戰事不測,皆在他鄉任上而亡,但唯有一長子,因為犯過罪被我施行過髡刑一直未曾出仕,卻在兩年前,見到自家父親另一個學生在渤海起勢,便去投奔,孰料一去不回,以至于盧師回到家中,一無所見,便只好棄家隱居……” “彼時我在渤海為政不錯,但渤海人口百萬,戰亂之下死傷無數,如何算到我頭上?”公孫瓚半驚半怒,憤然而答。“你不說我都不知道有此事!憑什么疑我?” “尚記得年少時,咱們去緱氏求學,在范陽盧宅中相聚,此人倨傲無禮,兄長當時便對我說,若一日得勢,必殺此人……此言忽然記起,你讓我如何不疑你?”公孫珣昂首相對。“咱們幾十年兄弟,你的性格我不知道嗎?而且你也說了,渤海當時是你為政……怎么可能不疑你?” “僅是疑我,便要如此對我?”公孫瓚忽然恢復了冷靜。 “若只是兄弟,我自然不會如此對你,但營州牧一事不是兄弟之事,乃是君臣之事。”公孫珣盯著對方,毫不遲疑。“君臣之間,有了疑慮,我欲如何還要與你解釋嗎?再說了,你要強論兄弟情誼……大兄,此番愚弟我沒有親自去易水收你兵馬,只讓張既去尋田楷,今日又在這路邊野地專門候你,便是要為大兄你遮掩這件丑事,便是讓大兄你不在外人面前失了立足之地,你還想我如何?” “我沒殺他!”公孫瓚定定看了自己這個族弟許久,多少是去了一些憤懣之氣,卻忽然搖頭不止,連連后退。“今日我無話可說,暫且受你任命,現在便往長安為衛尉,但卻不要想我日后為你所用了!” 公孫珣默然不應,公孫瓚轉身便走,兄弟二人就此分開……然而公孫伯圭出門接過佩刀,上馬率寥寥心腹憤然南行,不過數百步,其中一騎便忽然駐足。 公孫瓚只以為是有人見他失勢,不愿再追隨,可滿臉不耐的回頭來看,卻發現竟然是關士起,后者正滿臉羞憤之色,立在馬上躊躇不前,也不知道有什么為難之事。 “士起。”公孫伯圭見狀不由嘆氣。“此事不怪你,亭中那人儼然是早就下定決心不給我個結果的……” “非止此意。”關靖翻身下馬,面色愈發難堪。“主公,當日你在平原,渤海歸我處置,盧植長子確實是我當日故意為之……當時有本郡大族高氏謀逆,我讓他去亂地運糧,實際做餌,結果死在了亂刀之下……今日事,全在于我!” 公孫瓚目瞪口呆,一時茫然。 而王門卻忍不住在馬上追問:“為何要做此事,害人害己?” “因為當日高柳敗退路上,主公曾與我說過那番話……他說他少年時曾為盧植兒子所辱,將來得勢必殺之……”關靖根本說不下去了,只能朝著還在發愣的公孫瓚跪地謝罪。“臣萬死,誤主公大事!” “不怪你!”公孫瓚怔了片刻,心中滿腹怨氣煙消云散之余卻又趕緊下馬扶起對方。“事已至此,我只有足下與此間諸位了……若是再因此棄你,豈不是真的淪為孤家寡人了?而且亂世當中,慈不掌兵,以他為餌又如何?只為他是盧植兒子嗎?!也罷,也罷……大家隨我去長安享受一番悠閑富貴又如何?” 關靖、王門眼見自家主公如此坦誠,也只能俯首稱命。 另一邊,公孫珣得知公孫瓚遠去,方才起身出亭,卻是準備往鄚縣城中進行整軍。 畢竟,此番萬事已了,戰事皆消,總要作出處置的,而且處置了此處各部兵馬,還要南下一趟……雖然說了萬事交給呂范,可是袁紹都死了,河北也已經實際上拿下,呂范的大略任務完成不說,更有書信到此匯報了一些他也難以處置的事情,總是要再走一遭的。 當然,最主要的一條是,春耕已過,公孫瓚的事情也已經結束,身為九州之主,難道要在這里整日養孩子嗎? 就這樣,公孫珣思慮萬千,出門上馬,但甫一抬頭,卻發現牽馬之人竟然是莫戶袧。 “你有何事?”公孫珣先不以為意,但很快就醒悟了過來。 “有件事情,小人一直以為該永遠不提的,”莫戶袧聞言當眾在路旁下跪,難得言辭懇切,且瑟瑟發抖。“但這一次隨大人出巡,見大人農事為重,宛如當日檀石槐大汗為部眾捕魚而征,卻是知道大人大勢不可逆,心中敬服;而這幾日,更見大人明燭萬里,凡事心中皆有計較,更是覺得……” “更是覺得不說則慕容部將來難以自處。”公孫珣微微嘆氣,接口而言。“莫戶頭人……難得你有這個膽氣說出此事。” “大人已經知道我要說什么了?”莫戶袧抬起頭來,面色慘白。 “你一開口我便猜到了……”公孫珣在馬上失笑。“不就是當年在彈汗山射了我一箭,差點要了我命嗎?除此以外,還能有何事?遼西一事咱們早就算清了。” 莫戶袧不敢再言,直接五體投地,周圍侍從則紛紛愕然,繼而紛紛拔刀。 “都不用如此。”公孫珣趕緊抬手制止。“你們不必驚慌,莫戶頭人也不必驚恐……這件事情……也罷,我原諒你了!” 莫戶袧叩首不斷。 “但是你須知道我為何如此大度。”公孫珣在馬上稍微斟酌,然后緩緩而言。“一來事情太遠,遠到你不說我差點就忘了,所謂舊怨自消,遑論你主動坦誠;二來,彼時我只是一司馬,正如儁乂與我當日一般,咱們之間當時其實并無真正名分,你為鮮卑人,見我燒你們王庭,激憤之下暗算于我,倒不算是背主;三來,此事其實只傷到我一人,便是為此引出了高玄卿一事,可本質上也在于我與夏育不和,與你無關……而既然此事只有我一人受害,我自然可以原諒你,不像大兄這件事情,雖然只是疑慮,卻因為牽扯到盧師,我反而心中糾結,始終沒法放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你現在乃是我的‘小人’,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如何為我效力才是最該考慮的!” 莫戶袧愈發叩首不斷,以至于額頭出血。 “莫戶頭人,”公孫珣轉過身去,看著有些愕然的張晟言道。“你應該也猜到了,我將你與張晟將軍叫到一起不是偶然,此番事了,張將軍將會漸漸移太行山民往陜州河套一代屯墾,而彼處我方匈奴人獨大,不免失衡……你在塞外,要率慕容部進軍陰山,沿途收攏鮮卑雜胡,與他互成表里,以作援護,不要讓我失望!” “小人愿效死命!”莫戶袧狠狠叩首于地。 “既如此,起來與我牽馬吧。”公孫珣幽幽言道。“天色已晚,總是要走的。” ——————我是負責牽馬的分割線—————— “太祖既誅袁紹,平河北,乃分州置牧,擴充霸府。眾皆得表命,以州牧、將軍、軍師、曹掾屬衛將軍府,獨公孫瓚不與他同,表為衛尉。瓚疑之,聞太祖北巡,乃于道旁面謁求釋。太祖遂把其臂而笑:‘吾聞太上師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貴德之人也,區區之衛將軍幕下臣,足以屈兄乎?”瓚遂昂然受命。’”——《舊燕書》.諸公孫列傳 PS:三件事: 1、感謝新盟主飛翔大笨熊同學! 2、大家端午節快樂,外加高考快樂! 3、昨天起點工作人員專門找我了,大娘角色生日是7.19,如果在這之前能達到二星,會有一次封推生日祝賀,希望大家多多比心,或者完善角色大事記。 4、本章說終于回來了,沒有沙雕網友們吐槽,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抄書評了!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