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覆漢》
第(2/3)頁
“喏,小人失言,小人這就去買《小杜律注解》來看。”曹昂俯身稱是。
曹孟德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曹昂就是這點讓人滿意,這小子從來都很孝順,很聽他爹的話。
不過,眼見著自家兒子放下那封文書出門,曹孟德便去拿那封文書仔細閱覽,剛看到說燕國不受寺人,不由失笑之時,便忽然聽到前者又于門外院中揚聲開口:
“見過荀長史!”
曹操聽著不好,趕緊放下文書,又將扔到榻上角落中的面巾撿起,不顧冰涼一片,直接蓋在了自己腦袋上,然后仰臥在榻,瞇著眼睛裝起傻來。
荀彧帶著一股香氣走入房中,看著榻上裝死的曹操也是一聲嘆氣,卻并不點破,反而干脆立在了之前曹昂所站的位置,拿起了那封文書,一面,一面久久不語。
曹操裝了許久,額頭上冰涼一片,被窗外寒風一吹更是難受,到最后竟然隱隱有頭疼的感覺,便干脆抓起面巾直接擲在了地上,然后翻身坐起,氣急敗壞:“文若以為這燕國國制如何啊?”
“設計精巧,頗得法家治國精髓,可惜卻少了道德人心的位置……”荀彧輕聲作答。“而且,制度如此完善,愈見其人欲圖天下久矣!”
“文若今日說的都是廢話。”曹孟德赤足盤腿坐在榻上,難得沒有給荀彧留臉。“這些事情你我難道不知道嗎?若非公孫珣欲篡漢久矣,若非其人與你我治政頗有分歧,何至于形成今日局面?只是文若,現在不是想他的時候,而是咱們自己都要撐不住了!”
“天子年幼……”荀彧無奈緩緩言道。
“而且失德!”曹操依舊不耐。“我問清楚長安故人了,劉伯安之死,萬眾所見!總不能推到楊琦頭上吧?再說了,楊琦也自殺謝罪了,還要如何?”
“其實這件事情與衛將軍脫不了干系!”荀彧稍微一滯,還是緩緩相對。“天子出奔,恐怕是被他刻意設謀引出去的……鈡元常便是明證!”
曹操微微頷首,卻又緩緩搖頭:“那又如何?”
荀文若也是沉默以對。
其實,公孫珣的那番計策還是有一處極為明顯的破綻的,那便是當時的幕后操作人鐘繇鈡元常,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不得已露了一些馬腳……
首先,便是其人出現在武關過于巧合了。
其次,作為雍州牧和事實上代表公孫珣監控長安朝廷之人,鐘繇其實才是天子出奔一事實際上的第一責任人。正所謂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孰之過?當然是看守者的責任!然而,鐘元常此番居然沒有受到任何懲處,反而是臨時上馬的公孫瓚為此吃了掛落!
所以,在與楊彪等人細致交流之后,曹操和荀彧這種天底下頂尖的聰明人便大致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說白了,天子過于年輕沉不住氣,最后全然被公孫珣戲弄于鼓掌之中,只不過天子這邊也是被逼的沒辦法了,也是有覺悟的,雙方儼然有這么一絲互相順水推舟之意。
所以,此時追究出奔這件事本身已經毫無意義了,關鍵在于現在的局勢。
現在的局勢有所如何呢?
很簡單,首先,不管如何,天子都和長安公卿、宗廟都事實上徹底形成了分裂格局,漢室權威再度跌倒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低點,而不管是不是陰謀,劉虞之死都讓天子承擔起了一個難以承擔的巨大惡名!
換言之,天子的價值低到了極點。
但是,天子的價值低到了極點,卻不代表中原諸侯可以拋棄這位少年天子……且不說兩位漢室宗親要考慮自己的姓氏,也不說曹操要考慮自己內部勢力巨大的潁川、南陽士人集團,只說一件事,中原諸侯只有維持盟約才有可能在公孫珣身前維持戰略平衡,而這個盟約只能是以匡扶漢室這個名義來維系。
所以,這個價值極低,甚至還有些負面作用的小朝廷,曹操、劉備、劉表三人偏偏還得畢恭畢敬的供起來。
而如今僅僅是如此就好了,也就是惡心一下,不影響大局的。
實際上,曹操當時已經跟荀彧商量好了,等局勢緩和下來,找機會把天子送到陳郡,也就是曹操集團的腹心之地,不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了,大略養著小天子,讓他不要搗亂就好,順便借他的名義給大伙封個官什么的,也挺不錯。
但是,所以說但是!
公孫珣太不要臉了,明明得了天大的便宜,卻反而裝模作樣,擺出一副受害人的姿態,要請天子回去……這也不可能送回去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