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十七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全書完)-《覆漢》


    第(2/3)頁

    于是乎,二人干脆一個立在案前,一個坐在案后;一個讀,一個聽……如此罷了。

    “朕在位十載,遭天下蕩覆,幸賴祖宗之靈、忠臣用命,危而復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公孫氏。是以燕公既樹神武之績,又光曜明德以應其期,歷數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禪位于燕公。”

    “還不錯。”已經換上天子服飾,唯獨沒有加天子十二旒冕的公孫珣聽完這旨意,倒是微微頷首。“算是有幾分真情實意了……憑此言語,將來足以換個差不多的謚號了。”

    言至此處,其人順勢看向了身側侍立的公孫定,后者會意,即刻俯首稱是。

    “而且,也用不著如此嚴肅。”公孫珣站起身來復又環顧左右眾人而笑。“今日不過一家一姓之更,算不上什么大事。何況燕之氣象,本出舊漢,宛如青出于藍,既有為政之履新,亦不失漢之舊廓……所謂漢之四百年,人心浸染,劉氏之德雖盡,漢之強盛卻不可能抹去,你我之眾,雖承天命而立燕,卻也是地道的漢人、漢臣,將來在這種事情上,應該免去避諱,以示漢燕之承序。”

    候在此處的文武,自士燮以下,紛紛俯首稱命。

    而燕公既然有了定語,士燮復又匆匆宣讀了一遍本就是王象所擬的那封‘冊封天子’的官樣旨意,眾人大略聽完便不再耽擱,而是直接簇擁著燕公出門而去。

    所謂禪讓儀式,其實就是那回事——漢帝劉協祭祀祖宗天地,然后下旨‘冊封天子’,燕公公孫珣收到旨意,趕到北面受禪壇推辭,雙方三辭三讓,然后公孫珣就在壇上下拜,并由劉協幫忙給他加上天子十二旒冕,隨即漢帝也褪去天子冠冕,并在下壇之后反向行禮,到此為止,便算是禪讓成功了。

    最后等已經成為天子的燕公在壇上祭祀天地,告知皇天后土,禮畢歸來,燕漢之易,便成定局。

    不過,且不提典禮之事,公孫珣出的門來,上來便公然違背了儀制——他拒絕了乘車,轉而騎白馬配斷刃,昂然走銅駝大街,而周圍居然無人敢勸。

    其實,這也是為什么要在洛陽舉行這個典禮的緣故了,洛陽沒有多余居民,上下俱屬燕之腹心軍吏,是不需要承擔什么表演風險的。

    而既然上馬出門,沿途所見,自大司馬、大都督呂范以及另一位都督公孫越以下,各處軍將、小國使者,以及譬如莫戶袧之流的邊地臣屬;還有賈詡、審配、婁圭、王修、程普、戲忠等相國以下,此時在洛陽的內外官吏,早已經按品制地位相侯道旁,卻是紛紛屏聲息氣,在沿途白馬義從的遮蔽下棄車上白馬隨行。

    一行人浩浩蕩蕩,在南宮舊址西側轉向北面,待出洛陽北面夏門,又有高順、張遼、成廉、田豫、田疇、楊開、宇文黑獺、于夫羅諸將各領所部精選騎步精銳,鎧甲白刃耀眼,金鼓旌旗烈烈,數萬之眾隨行護佑。

    數萬人沿途走來,初時嚴肅緊張,但越走越快,越走越輕松,等來到城北那座三層土壇之前后,眼見著四面八方皆為燕軍,入目所見皆為燕土,官吏軍將皆為燕臣,卻是紛紛揚揚,徹底無虞,至于心胸開張,再無疑懼。

    同樣沒了多余念想的還有站在臺上的天子劉協,其人恍惚之中,遙見何止數萬人馬,俱為良臣虎將,忠臣勇士,其中多少堪比蕭何、張良、韓信、衛霍之屬,卻皆是燕國之列,而這卻只是燕國的一部分臣屬罷了……也是徹底放下了最后一絲念想。

    下午時分,大隊人馬來到禪讓壇前,先是兵馬士卒紛紛環繞四面列陣;然后是白馬義從紛紛持械占據接管壇上壇下,以做儀仗;接著,燕國重臣、大將紛紛登壇替下所謂‘漢室公卿’,軍將官吏也迫不及待自按品級環繞受禪臺立定……等到最后,自然是燕公本人在萬眾矚目之下,扶著那柄斷刃緩步登臺向上。

    到此為止,燕公第二次公開違背了禮儀,他沒有在地上、一層、二層依次三辭,而是一次都不做推辭,直接登上了受禪臺的第三層,與漢帝相向并列。

    對此,漢帝也好,立在二層與三層中間主持儀式的士燮也罷,還有下面無數燕國文武,也都無一人再此時再做多余之事。

    實際上,雙方立定后,士燮毫不猶豫,立即從身后司馬懿手中接過早已經備好的天子十二旒冕,雙手以木盤相奉,捧著來到二層最高的一層臺階前,并下跪于三層那二人之前,雙手高高舉起,呈上此物。

    漢帝同樣沒有猶豫,直接便要取來為身前之人加冕。

    “陛下下去吧!”就在此時,一聲不吭登上壇來的公孫珣忽然開口,揚聲以告。“此事孤自為之。”

    今日風云變幻,此地又是專門尋來的開闊之地,聲音既出,立即傳遍壇上壇下,而饒是今日所有人已不做多想,此時聞言,卻還是忍不住為之愕然,繼而微微騷動。

    不過,劉協到底是個聰明人,反應卻也迅速,其人當即應聲:“燕公之勢本自為之,自可好自為之。”

    言罷,年輕的漢帝立即解下自己的十二旒天子冕,然后下得三層,來到二層與三層臺階上,將天子冕交予身側的候在此處的馬岱來持,并肅立相侯,卻又如釋重負。

    而公孫珣望著身前士燮跪捧的天子冕,倒也不急捧起,而是扶刀睥睨左右,望著略顯騷動的臺下繼續揚聲以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