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五百六十四章 老君山傳說-《大唐太子的悠閑生活》


    第(3/3)頁

    洛陽太守高季輔詢問道:“陛下,是否要上山?”

    李承乾笑道:“太高了,朕就不去了。”

    “喏。”高季輔又對身后的一眾洛陽官吏吩咐道:“陛下有旨,不必告知李道長了。”

    一群官吏紛紛點頭。

    在朝中的時候,每天面對的都是一張張熟面孔。

    而在這里,李承乾看著一張張年輕的面孔,現在的官吏都是科舉入仕。

    在這里絕大多數的官吏也都是支教學子出身的,支教發展多年,學子也越來越多了。

    而這些年輕的官吏,或許要在一個位置上留任數十年,半輩子,大概他們一輩子都得不到前往長安城的調任,他們唯獨在參加科舉的時候,會去一趟長安城。

    李承乾讓高季輔帶著這里的官吏先回了洛陽,而后在老君山的山腳下駐扎,打算在這里留幾天。

    在秋雨時節,抬頭看向老君山,山頂大部分都隱藏在了云霧中。

    大軍將山下這片地圈了起來,皇帝喜釣魚,而在老君山腳下正巧有一條河。

    河水很清澈,水流倒也不湍急,李承乾剛魚線放入河中就見到河對岸有個少年人。

    這個少年人長得很黑,一手拿著書,一邊看著書,一邊在河對岸走著。

    李承乾看著對岸得少年人,而對方也注意到了這里的目光。

    這個少年人先是盯著魚線的浮標看了許久,而后蹙眉搖頭。

    李承乾也不知道這個少年人搖頭做什么,釣起了一條魚,

    又見到對方從地上拿起一塊石頭,石頭的大小似乎不合適,他又將石頭丟了,重新撿起一塊石頭。

    用一個姿勢拿著石頭,他用巧勁將石頭丟入河中,石頭落入水中打起了水花,當水面重新平靜之后,就見到了一條魚浮了起來。

    那黑臉的少年又接連丟出幾塊石頭,又砸了幾條魚。

    手法十分精準,沒有虛發,每一次都能精準地打中。

    李承乾對這個少年來了興致,又看了許久,等到對方將魚用草繩掛起來,就這么扛在肩膀上走上了老君山。

    “去問問,那個少年人是什么來路。”

    “陛下,末將可以將人帶來。”

    “倒也不必。”

    “喏。”

    翌日,李道彥就送了消息過來。

    李承乾喝著魚粥,道:“說吧。”

    “陛下,昨天在河邊打魚的少年人是住在老君山的,前幾年這個少年來洛陽求學,被老君山上的李道長收留,那孩子喜讀書,時常手不釋卷,待年歲一到就去參加支教,以后科舉入仕。”

    李承乾遲疑道:“這少年人怎么求學求到了老君山?”

    李道彥解釋道:“此子十二歲時就讀完了支教的課程,之后游學三年想要拜訪各地名仕或者各處學館,但其人面貌不好看……無人愿意收留,便尋到了老君山,李道長見此子天賦不錯,就將他收入門下。”

    “此子姓鐘,讓洛陽的官府查驗過戶籍,是終南山人,自拜入老君山之后,就時常下山幫助周邊的鄉民解決一些麻煩事,在各縣的縣官之間也頗有名氣。”

    李承乾追問道:“他叫什么名字?”

    “傳聞是因他住在老君山,拜師李淳風道長,周邊村縣稱呼此子鐘馗,至于他原本的姓與名,末將已讓人去終南山查問了。”

    李承乾揣著手,“不用了,鐘馗?就叫鐘馗吧,挺好的。”

    “喏。”

    住在老君山腳下的這段時間,李承乾依舊會在河邊釣魚,偶爾也會見到鐘馗下山,早晨天剛亮的時候下山,每天黃昏時分上山。

    過了十月,李承乾就離開了老君山,手中拿著一卷書看著,這卷書是洛陽各縣的縣官記錄的,記錄的都是鐘馗相關事跡,大體上都是一些仗義出言或者是扶弱,照顧老人的行為,也擺平了鄰里之間的事。

    李承乾頗為意外,這個小子竟然還能破獲幾個案子,坊間的傳聞十分不錯,這是一個很有正義感且熱心腸的人,不過面容不好看,很容易嚇壞人。

    看罷這卷書,李承乾遞給駕著車的李道彥,吩咐道:“讓人送去崇文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