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持功道從己-《玄渾道章》
第(1/3)頁
斗歲世道之中,那名中年道人盤坐在法塔之上,忽然間,他神情一動,呵呵一笑,也是閉上了雙目。
再睜眼時,他已是站在了一片云霧之中,執(zhí)起麈尾,輕輕一揮將之撥開,隨后便見一名年輕道人足踏法駕而來,他笑了一聲,主動執(zhí)有一禮,道:“張道友,貧道闡名,在此等你許久了。”
張御看他一眼,也是還有一禮。
闡明道人一禮之后,他向后退了一步,側(cè)身作勢一請,道:“張道友,請。”隨他這個舉動,背后出現(xiàn)了一個高大法塔。
張御抬頭一望,輕輕一振衣袖,便是與之一同走了上去,就見這法壇大體上分為三層階臺,上面有著諸多空位,越到上面空位越少。
這里是神虛之所在,除了御主和他這等自外尋來的,不會再有任何人出現(xiàn)在這里,沒有人坐在這上面本該是常理,可是他卻覺得,這上面應該是有人的。
中年道人微微一笑,神虛之地,道理上任何變化都可以出現(xiàn),但若非是以自身道法根基為憑的,那么就是空中樓閣,沙堆之塔,一推就倒。
而他此刻所展示的,正是自身道法之妙。
他之前設法從駱道人那里得了神氣映照,有避去張御斬殺之能,期間又幾次三番觀察張御之手段,這里算是占了一步先手。可因為他道法的關(guān)系,若是憑此勝了張御,那會導致最后的收獲不甚完滿。
為了解決此事,他自也需展現(xiàn)自身之道法。
但是他卻不會主動去說,只是將之擺在了張御的面前,張御若是能夠看明白,那自能明白,若是不明白,那是自家之故,與他無關(guān),也就礙不到他之道法了。
兩人須臾到了臺頂之上,這里本來只容一人之座,可是闡名道人再一揮麈尾,便是有兩個蒲團出現(xiàn)在此,又道了一聲請,便在此上坐了下來。
闡明道人坐定之后,他笑了一笑,道:“我元夏與天夏一戰(zhàn),如今是元夏大大吃虧,天機變亂,天序亦是露出缺裂,張道友乃是天夏廷執(zhí),想來以為這一戰(zhàn)是天夏必勝了?”
張御淡聲道:“我如何以為不重要,但我會朝此去做。”
闡明道人又是一笑,道:“想必張廷執(zhí)認為,貧道自是站在元夏這一邊了?”他起手擺了一擺,語聲平緩道:“其實誰勝誰負,在我眼中并不重要,因為無論天夏之道,還是元夏之道,這都并非是我之道。”
張御微微抬頭,看向他道:“只問己道,不問元夏之道,那么過往之承負又該如何削殺呢?”
修士若有志于上境,承負一關(guān)總是要過的。若是那些外世修道人,當初出于各種緣由投靠元夏,其中有一些人乃是出于被迫,一旦看到希望,自是可以毫無顧忌的反亂。可那些出身元夏的修道人想要完全擺脫這些,可沒這么容易。
當然要是面前這位心中完全不在意,甚至法力足夠,那自也無礙,因為承負既看天機,也看己身內(nèi)心,這分屬于內(nèi)外兩個方面。
尤其是內(nèi)者,一般凡能辨明師傳承繼,正統(tǒng)修道而成之人,都沒這么夠容易甩脫承負,因為這些就是在你修道途中逐漸積累而成,不可能一朝盡去。除非你再非原先之人,那便無需守原先之承負,可這樣無可能秉持過去之道了。
闡名道人聽到他這么問,撫須言道:“我若求上境,若是偌大承負未去,牽扯之下,便會引動天機牽絆,可這也不是無法回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