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四-《玄渾道章》
第(2/3)頁
那幾名玄尊化身聽了此言,都是面無表情。
而那女夏士左邊一名男夏士此刻適時站了出來,道:「諸位治事、上修,陳士君恐語氣稍稍激烈了一些,也是因為看到了天夏之患,我天夏之所以能光照寰宇,炳耀乾坤,屹立于這煌煌天道之下,向來靠的開明求變,除舊布新。」
他雙袖一合,對著上座諸人一揖,「如今祈盼玉京諸公,玄廷眾位上修,能夠聆聽我輩之聲,公正處斷此事。」
而另外兩名夏士亦是一同揖禮。
臺座之上沒有立時回言,上面幾人似在交換意見。
而在臺座之外,有一名旁聽三人陳述的修道人隔著通透晶幕嗤笑道:「不過是一些未經歷練的學子,聽了一些淺顯道理,就個個以為自己能指點江山了?無力之人又豈敢妄議有力?」
他周圍還有幾名玉京政事堂的事務官吏,這些人俱是凡人之身,似乎都被這句話包括在內了,不過每一個人面上都是一片自然。能站在這里的都是經驗豐富的吏員,洞徹世事,冷靜睿智,不會因為區區言語輕易生出喜怒。
倒是另一名修道人謹慎道:「此輩既是我天夏子民,又是夏士,自有針砭利弊之權,道友何必苛責?」
先前那修道人卻是不以為然,道:「我天夏講究權責,此輩擁權,可能肩負此責否?照此輩之言,將來出了紕漏,還不是我等來收拾手尾?」
而在那臺座之中,終有一名玄尊化身緩緩開口道:「持有神異只是得獲其力,卻并不等于明道知道。
在我天夏到來此世之前,身擁神異者比比皆是,各紀歷多有翻天覆地之大能,然則無一能用道明道,只是以天地眾生為資糧,殘奪性命,奉養自身,直至天夏至此,推行正道,方才得以改觀,故得神異者,未必知天理,若只談神,而不及道,卻是愚論了。」
那最后一位未曾開口的夏士這時對著上面一揖,鄭重無比道:「這位上修,過往神異者和如今神異者不可一概而論。….
過去神異之輩固然蠻野無比,可如今情形不同,正是在天夏教化之下,種種神異皆奉天夏之道而行,天夏之念已然深入我天夏諸生靈骨髓之中。
將我天夏之神異將過去紀歷之神異混為一談,那既是否了天夏過往之成果,也是有將除修士之外神異排斥出天夏之嫌,還望諸位上修明察!」
那位玄尊化身并沒有對這話加以反駁,只是心下搖首。
此中對面這幾人固然能說出很多道理來,看起來也能站在公正持平的大旗之下,可實際上事情遠沒這么簡單。
現在天夏之道念能推行下去,那正是因為有占據主流天夏一批修道人的存在,而這些人也不是從來就有的,是經由神夏、古夏乃至天夏一代代爭逐淬煉出來的,由他們把握大局,可以保持正確的方向。
但其余神異可就未必了,此輩若是陸續加入持握權柄的行列,那會不會偏離正道?會不會重回神異占據上層,剝殺生靈之舊路?這都是未知之事。
而這些其實是需要更多時間去檢驗,不是表面上我覺得可以便就可以的。
固然眼下這個提陳本身并無錯,相信這三位夏士也是出于公心,可是此論提出卻有些過于早了。
且不談這個,一旦涉及到了上層道理,有些地方就絕不是言語上能解釋的清楚的,這三人沒什么修為,很難與他們說明白了,便是強行解釋,那也只是明了一知半解,與實際偏差甚遠,還不如不言。
故他只道:「三位的提陳我等已是收到了,會將此報知玄廷知曉,你等可先回去學宮修業,等候回音。」
三名夏士神色一正,對著上座深深一揖,皆道:「有勞上修
了。」
這一場辯討會雖是短暫,但是事后引發的議論卻是不小,有些人不以為然,有些人心思暗動,而有些人則是在靜靜等候后續。
戴廷執這里,他則從修士及民眾,還有軍府、造物派那里搜集了大量的各個不同的觀點,并將之匯總整理,送到了武首執這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