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3章 一根攪屎棍-《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2/3)頁

    為了活躍一下氣氛,陳副部長終究還是把突破口放在了徐文良身上,半開玩笑,“文良同志,最近兩天,日子不好過吧?”

    徐文良老臉一紅,“說來慚愧,是我們基層工作沒有做到位啊!”

    領導點了點頭,“認識到不足是好的啊!”

    “不過,也不能全怪你們。我看過資料,從去年開始,你們尚北下屬的河山屯林業局開始陸續封山禁伐,近萬林業職工面臨再安置。這樣的局面,很困難啊!我們是完全能理解你們的難處的。所以,不要過度自責,你們的工作還是值得肯定的。”

    陳副部盡量溫和,撿夸講的說,也是為了緩和一下基層干部的抵觸心理。

    徐文良點頭聆聽,卻是不見什么悲喜。

    陳副部見沒什么效果,也不意外,這點耐心他還是有的。

    繼續道:“其實,尚北的情況很普遍,這說明并不是基層干部都有問題。”

    “我們在政策層面,在對體制改革的負面影響上,認識還是不夠啊!”

    徐文良點頭,郭昌存點頭,所有人都在點頭聆聽。

    陳副部見狀,這回是真的無奈了。

    不怕你們有情緒,就怕都是點頭蟲,這讓他無從下手。

    卻不想,農舍的房門突然開了,從里面躥出一個少年,一臉的不憤。

    “這位伯伯,您是來聽建議的嗎?我能說幾句話嗎?”

    “嗯!?”陳副部一驚,隨之一喜。

    所有人也都是一驚,不知道這孩子哪冒出來的。

    心下幾乎同時冒出一個念頭:聽建議..你要提建議?

    正如齊磊所想,這里個個都是人精。

    短暫錯愕,又幾乎同時做出了反應,而且這個反應可就有意思了。

    徐文良先是眉頭一皺,隨后舒展。

    他剛剛已經見過齊磊了,雖然沒有交流,但客觀的說,一個干干凈凈的小男孩兒,倒是不讓人討厭。只是從父親的角度來說,存在一些偏見。

    再加上,齊磊那篇滿分作文、省臺的新聞,還有齊磊偶爾流露出的眼神,給徐文良的感覺,這孩子還是比較穩當的。如果沒有徐小倩的關系,應該是他欣賞的類型。

    此時,齊磊突然冒出,還說什么提建議,徐文良第一反應是,不管這孩子是出于什么目的,都應該保護起來。

    搶在齊玉華開口之前,向陳副部介紹,“這位是...我女兒的同學,平時就愛胡鬧。小孩子不懂事,讓人頭疼。”

    徐文良沒提什么滿分作文,更不提省臺報道,只說是不懂事的小孩,算是給齊磊定了性。

    總之,不管齊磊要說什么,他都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包括可能說出一些出格的問題,徐文良算是打個伏筆。

    這邊本來要說話的齊玉華,一聽徐文良這么介紹,不光給齊磊的性格定了性,而且還把齊玉華和齊磊的親戚關系摘出去了,馬上就退了回去。更是給丈夫使了眼色,別說話。

    ……

    郭昌存是最慌的,對他來說,這個變數最不應該發生。但是,徐文良開口介紹就很反常。

    無它,他也好,徐文良也罷,都不應該說話,因為位置在這兒,得讓上面的領導決定,徐文良就不應該開這個口。

    而且,郭昌存怎么感覺,徐文良和這小孩挺默契的呢?不會是徐文良早就準備好一場戲吧?不然沒道理。

    皺眉想了想,最終也閉嘴了。

    而陳副部,他等的就是個變數,哪怕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孩。

    或者說,最好是一個十六歲的小孩兒,因為沒有那么多顧及。

    就坡下驢,慈祥一笑,回復著徐文良的那句“不懂事小孩。”

    “那正好,就是小孩才敢說話啊!來來來,小同學。”

    說著話,親手挪過一張小凳子,“坐伯伯身邊,聽聽你到底有什么‘高見’。”

    到這會兒,齊磊才長長松了一口氣,其實手心已經有汗了。

    畢竟這種場面,兩輩子也沒見過啊!

    只能說,為了討好老丈人,拼了!

    規規矩矩地坐下來,“伯伯,我爸爸就是下崗職工,所以,您說的事,我家還是有一點發言權的。”

    他使了個心眼,半真半假。

    齊國君確實是下崗職工,只不過,和大人們說的林業系統下崗沒關系。但是聽到不知悉內情的人耳朵里,下意識以為他說的就是林業下崗職工。

    深吸口氣,“伯伯,您不了解情況.,可不是幾萬林業工人的問題。”

    “哦?”陳副部挑眉,暗笑小孩就是不一樣,通透,敢張嘴,上來就把自己這個大部長給否了。

    笑意更濃,“那你可得跟伯伯說說,伯伯錯在哪兒了?”

    齊磊繼續,一句話,就掀開了尚北問題的大蓋子。

    “下崗的可不是幾萬工人而已,而是河山屯林業局覆蓋的白河子、向陽等好幾個鄉鎮的幾十萬老百姓呢!”

    “!!!”陳副部一下驚的說不出話來,“這,這話怎么講?”

    怎么講,那就不是齊磊的任務了,他的作用其實只有一個,做根攪屎棍,也就是第一個敢開口的那個人。

    多說無益,到這兒就已經夠用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