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根攪屎棍-《重生之似水流年》
第(3/3)頁
皺眉苦想:“反正我聽我爸說的,具體咋回事,我也不知道。”
陳副部聽罷,不但不怪齊磊話說一半兒,反而會心一笑,這根棍子遞的很舒服!
本來還有幾分輕松的神態,登時嚴肅了起來,看向郭昌存,“怎么回事?”
郭昌存眼珠一轉,“這個...這個這個....陳部長別聽一個小孩子胡說,他能懂什么?”
陳副部:“哦?他不懂?也對!那他爸爸應該懂啊!要不要把這位小同學的父親也請過來聊一聊?”
“這...”郭昌存知道今天過不去了,打了個太極,“這好像不光是林業系統的問題吧?涉及到全局,得讓文良同志來發表看法了。”
他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就坡下驢,最后把問題甩到徐文良這。
而徐文良...突然看齊磊順眼不少,這根棍子也遞到了他的手里,很舒服!
徐文良知道,他該發揮了。
深吸口氣,面色凝重,“小同學說的...沒錯!”
陳副部至此也終于松了口氣,這個口子打開了。
“文良同志,你是黨員,是父母官,請你本著對尚北百姓負責的態度,告訴我到底是怎么一個情況。”
徐文良,“是這樣的,河山屯林業局覆蓋兩鎮、七八個鄉,林木資源管控確實影響的不僅僅是幾萬林業職工。”
“各位領導也看到了,就拿白河子鎮來說吧,地處山區與平原交界地,可耕種面積本來就有限,人均耕地面積也小,農民光靠種糧食是無法保證基本收入的。”
“所以,當地百姓更多的還是靠山吃山。”
陳副部,“你的意思是,封林影響了百姓收入?可是封山只是禁止采伐,并不影響山林副業,像是山野菜、菌類、藥材的采集,林業部門并沒有阻止,反而在大力扶持嘛!”
徐文良聽罷,苦笑一聲,豁出去了,“陳部長第一次來東北,可能不太了解情況。”
陳副部一聽,點了點頭,“是啊,我一直負責南方工作,確實是第一次來東北,所以才需要你們這些父母官幫我來擦亮眼啊!”
這是對徐文良的鼓勵。
至此,徐文良再也沒了顧及,“里面的因素有很多,我向領導匯報一組數字吧!”
“還是拿白河子為例,單白河子一個鎮,交通部門注冊在案的貨運車輛就有近6千臺!”
“這些都是冬伐時,木材出鎮,且鐵路運力不夠時的補充運力。是靠著林場養活,專門從事木材運輸的運輸戶。”
“而木材從山上采伐下來,也需要運力,要用騾馬從山溝里運到楞場,再從楞場裝車下山。”
“老百姓管這叫拉套子,用馬爬犁完成木材轉運的第一步,這也是白河子普通農戶的主要收入。每年冬季,白河子各村屯的男性勞力幾乎是傾巢而出,上山拉套子。”
“一個采伐季的個人平均收入都在4、5千元上下,非常可觀。”
“所以,白河子鎮只要肯出力的,家家都不窮。”
陳副部點頭,“這倒是真的。這兩天,我留意了一下白河子各村屯的情況,家家都是大瓦房,條件很好嘛!”
徐文良道:“不光一個冬季的采伐,夏季林區百姓也有收入。林場的植樹還林,經濟林、保護林的雜木雜草清理,光靠木場職工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還是要雇傭地方百姓來實施大面積作業。而且無分男婦,一把鐮刀,一把斧子就能上山,收入可觀。”
“白河子鎮耕地雖然少,但是有副業收入,不但過得去,而且過的好。”
“可是現在林場禁伐,等于是白河子全鎮失業!”
“不單單是收入變少的問題,而是過不下去的問題。百姓沒了收入來源,在富裕狀態下培植的工商業也不得不萎縮,甚至流通都是問題,幾乎就是癱瘓狀態。”
全鎮失業并非夸大其詞,聽的陳副部心跳都在加快。
徐文良說的是白河子一個鎮的崩盤,而他做為部級領導,想到的是東北上百個林場、下轄的上千個鄉村。白河子如此,那別的地方能好到哪去?
突然有些激動,目光漸冷:“這么大的問題,你們為什么不早說?”
陳副部想想就后怕,做為一個南方干部,他真的不知道會是這么嚴重的情況。
如果今天撬不開尚北干部的嘴,就這么稀里糊涂地回去了,那是什么后果?
……
,
——————
說兩句,這段很難寫,不是劇情和人物塑造的問題,而是....404你們懂的,說心里話,不太盡興。
更不應該把這段放在上架之前的這個節點,為了不404不得不拉長篇幅,過多的用于解釋和旁白。
但是,在最開始的設定里,徐文良這個角色就不僅僅是一個工具人、高官老丈人的扁平形象不符合徐小倩的成長環境,也沒法對中后期大劇情的推動有一個正面的作用。
思前想后,還是加上了。
斷章的問題,請大伙兒理解,上架之前,沒辦法的辦法,蒼山每段大高潮平均兩萬字來一波,要是不斷,我離死也就不遠了。
上架就好了,見諒。
一會兒來一個正經的上架感言,借機和大伙兒聊聊劇情和上架更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