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論文-《我的1979》
第(3/3)頁
李和準備這篇論文著重火箭炮發射動力學分析與結構輕量化研究,其實就是緊扣89式火箭炮的參數。
至于后面更先進一點的40管輪式火箭炮就不用想了,這些就設計到了自動操系統,包括定向器、專用計算機、傳感器、軟件等,目前沒有這個條件。
吳教授見李和這么堅持,拿了一張表格出來,寫上了李和的名字和論文標題,然后說道,“你先開題給我看下,如果寫不下去,答題前還有機會改選題,不然就來不及了”。
李和接下來的時間段都是開始去圖書館寫論文。寫論文對一般學生來說可能需要好幾個月,否則根本寫不出什么實質性內容。
不過對李和來說寫內容一點都沒難度,熟門熟路,反復修改了三四遍,也才用了一個星期,寫了四萬多字。
可對他最煩的就是算是整理文獻索引了,從材料論文,文獻是必不可少的。
別人寫論文都是第一搜索文獻、第二才是撰寫論文,他的寫作步驟和別人搞反了。
圖書館還是傳統的手工卡片式,找文獻期刊麻煩的很,特別是外文文獻。
不過李和在圖書館為找文獻痛苦的時候,旁邊一個語言學的哥們似乎更痛苦,兩人旁邊坐了幾天,倒是有點相熟了。
李和開玩笑的問,“你們學語言的啊,真是了不起,會幾種了?哭你幾哇,薩瓦迪卡,阿里嘎多?”。
小伙子白了一眼,沒好氣的道,“跟你說多少遍了,我是語言學!不是學語言的。”
“果然啊,畫樹形圖給句子做結構分析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有沒有!”,李和看著那一大堆鬼畫符的文化,這要什么境界才能悟到結構之美是什么樣的境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