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競拍-《我的1979》
第(2/3)頁
李和挺羨慕這種暴發(fā)戶氣息的,起碼目前中國人離這種日子還有一段距離呢。
老子有錢你咬我啊!
一個國家的自信,首先是消費的自信。
大橋兩側(cè)的銅像他也看不出好壞,反正挺有青銅色澤的。
鐵木耳說,“這些都是仿制品。”
“仿制品?”
鐵木耳道,“真品也許在博物館,也許在戰(zhàn)爭中沒了。你知道,這里受奧匈帝國統(tǒng)治過,蘇聯(lián)人、德國人也來過。”
潘友林比李和忙得多了,雖然李和要求他休息。可是他沒有休息,來的第二天就開始利用英國籍的身份對本地外貿(mào)企業(yè)、咨詢公司和跨國集團駐地進行了拜訪。
他的身份是公開的,在許多事情的處理上比李和方便了許多。
他在布拉格最有名的銀行開戶,聘請全城最有名的律師做顧問,還聘用了相應專業(yè)的外部顧問,包括但不限于投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技術(shù)服務公司、人力資源顧問、公關(guān)公司、情報公司等。
甚至他還聘請了兩家翻譯公司,解決了所有的溝通問題,這些翻譯按照要求都全部駐進了酒店。
他雖然跟沈道如是英國的同學,可是在能力上比沈道如強上了不少,這一點李和很欣賞。對于同學這種裙帶關(guān)系,李和也沒計較,想想硅谷的創(chuàng)業(yè)合伙人中間,十個有九個都是這種裙帶關(guān)系,不是同學、同事,就是老鄉(xiāng)、舍友。
考察團中的袁明聽說李和要收購斯米拉工廠,顯得比李和還要激動。
李和要去布爾諾參與競標,考察團以袁明為首的五個人都跟著了,還把大使館的許大使給拉著了。
因此去布爾諾的車隊變得大了,此行一共有五輛車,17個人。
還沒到地方,大家就遠遠地看到了廠門口的一溜排的車子,看來是來了不少人。
門口的安保,見到從車上下來的黃皮膚的中國人也沒有驚訝,徑直讓進去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