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競拍-《我的1979》
第(3/3)頁
一進去雅爾尼把他們引到了所謂的拍賣現場,把幾張文件遞給了李和,“我只能幫你們獲得競拍資格,至于最后能不能成功,我可沒有辦法管了,這里有美國人,德國人,日苯人,韓國人,天曉得最后誰能成功。你知道,先生,你不能讓我白出力氣。”
“那五萬美金是你的辛苦費用,如果成功了,我會再給你。”李和很明白,這家伙拿到了到手的五萬美金,是不想再還回來了,李和也沒打算再要。
大廳里坐著百十人,至少有十幾家國際企業,看來都是嗅著味道來的。這樣舉世聞名的鍛壓企業,想悄無聲息的轉手是不可能的。
李和這一行十幾個人進來,也引起了會場里面的人注意。
潘友林安排出去的翻譯打聽消息回來道,“估值、審批程序的確定全部在一天完成,誰出錢多,誰拿標。”
“還真簡單。”李和樂了,再是外行,他也曉得一個兼并收購至少要經過兩三輪的投標,起碼要費上一兩個月的時間。而這里的拍賣就簡單了,什么初步接洽,保密協議,框架協議,統統的沒有。就一條,誰錢多,誰來。
李和就喜歡這么簡單粗暴的!
他現在手里握著近700億美金,正瞅沒地方花呢!
這還不包括他名下的物業房產和國外的股票!
要是一起算下來,包括將來的升值空間,都是天文數字!
袁明等人在生產車間已經參觀了一遍,回來后自然一個勁的說好。
他對斯米拉的了解遠勝于李和,他道,“斯米拉工廠就是世界上研制氣動液壓錘的主要廠家之一,聽說已成功地將其應用于雙頭搬手的半自動鍛造生產線,怎么會破產呢?”
許大使道,“這個原因說起來復雜了,簡單來說TST是蘇聯企業,他們要走之前,自然要甩手,不想便宜了捷克政府。”
眾人坐下后,拍賣方給每個投拍者發了厚厚的推介材料,期望賣一個好價。
李和發現競拍者沒有一個看這些資料的,都直接塞進了包里,都是胸有成竹而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