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新局面-《我的1979》
第(1/3)頁
街面和巷口的風景跟李和離開的時候相比,又是一重樣子了,以前害怕沒收財產的個體商店重新開門了,各種攤子也遍布大街小巷。
以往返鄉的農民又進城了,現在進城的通道不止考學、招工這么幾條路了,不像以前那么狹窄了,里面以年輕人居多,他們用橫沖直撞的野蠻勁,在城市里尋找自己的一份天空。
但是戶口政策,還是循著科舉時代的鄉村精英的選拔的路徑,努力讀書,大學畢業,戶口落進城。
然后魚找魚,蝦找蝦,土豆找地瓜,癩蛤蟆找青蛙,烏龜找只大王八,找一個與自己類似經歷的女性結婚,享受著制度的紅利,按部就班的生活著。
小平同志南巡以后,市場經濟這個遲到的佳人,終于告別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曖昧,在眾人復雜的眼神中,盎然出現在中國經濟的舞臺上。
姓資姓社的論調遭到了迎頭痛擊,一下子集體失聲。基調已經定的很清楚,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改革開放的的膽子的要大一些。
“改革”和“開放”這兩個詞第一次組合在了一起,叫改革開放。
一直受到困擾的改革開放,有如沖開了閘門的洪水,汪洋澎湃,激流向東。南巡以后,風向變了,再也沒有政治運動和經濟整頓阻,各種中央文件條文不是廢止就是修改,跑道上層層障礙物一律清除,各色人等狂奔起來。
政府可以辦公司、教師可以兼職、倒賣緊俏物質的可以合法牟利。
下海成為了千百萬人選擇的生活方式,鐵飯碗下海也不會再成為異類,官員、警察、作家、教授、學生....
爭先恐后的跳入商海,社會面貌大為改觀。
皮包公司以前還是過街老鼠,現在報紙上公開表揚說,這是商業領域的潤滑劑。
首都庫存的營業執照不夠發。
同時,南方談話之后開啟的國企改革,更促進了下海熱,很多國企負責人和政府官員變身為私營企業的老板。
全國一下子涌出來了大片的開發區,到處破土,用鐵絲網圈一塊地,蓋個章,剪個彩,就算開張了。
然后開始有人大喊,經濟過熱了!膨脹了!膨脹了!
粵東說,“老子剛剛才生火!”
胡建說,“連粵東都不熱,我熱你妹啊!”
蘇省說,“老子褲子還沒脫呢!膨脹你麻痹!”
瓊海省左右而言他,老子地產剛崩盤,我能跟你說?
桂西說,“老子還在冰塊狀態呢!”
中西部大哭,“麻痹,別跑那么快啊!等等老子!”
許多事情還在爭論,可下海經商、市場經濟已經成為了常態。
一個南巡就能使中國人涌動起來,這是多大的能量。
李和再經歷一次這個時代的大浪潮,用更加細微的眼光去觀察,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李覽誰也不讓抱,就追著阿旺跑在最前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