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演講-《我的1979》
第(1/3)頁
李和這邊在開會,于德華卻不時的敲門進來,因為現在來參會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國資局的主任,有航天航空部的副部長,有中科院的領導,有冶金工業部的總經理,有石油總公司的書記,鐵路工程總公司的總工程師,不下二百多家的公司負責人。
他們都是新加入的合作方,李和蘇聯之行的成果。
于德華看李和的眼神更加不一樣了,他一直自譽為交游廣闊,許多國企老總,政府負責人都是認識的,可是也沒法讓這么多大佬一起來拜訪的本事!
如果他之前對李和的欽佩是八成,現在已經是實成十了!老大出馬就是不一樣!
“趕緊出去招待下,我會盡快過去。”李和催促于德華趕緊走,然后對麥肯錫的人道,“再給你們五分鐘時間,撿重點的說。”
“李先生,目前你名下控股的子公司已經有152家,這其中不包括像香港中基路橋這樣的5家上市公司、非直接控股的238家二級子公司,以及與中國國企合作的像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一樣的不具有控股權的79家合資公司、45家民營合資企業。這是一個嚴峻的管理問題,如果按照通常情況,我們會首先想到調整組織機構,實際上一般組織機構調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如能解決問題,管理就變得太簡單了。臃腫的組織機構會導致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下降,反應能力下降。但是組織機構精簡過度會導致許多管理職能難以履行。”
“我們認為,你名下的企業只會隨著全球經濟的的增長而增長,但始終無法更上一層樓。阻塞脈絡的阻塞會威脅到它們的生存。我們希望你的每個業務部門都必須是市場上的第一名或者第二名,假如做不到,就必須‘整頓、出售、或者關閉’,然后大量兼并、收購、重組全球優質的業務。“
麥肯錫的人依然說的滔滔不絕。
李和的眉頭越皺越深,至于出售或者關閉,這些話他也就聽聽,比如付霞的家具廠肯定不是全球第一,連中國第一都算不上,難道也要關閉?
這個他不能認同。
當然,關于并購的思路,是契合他心思的,他一心學通用的韋爾奇,郭家學、孫宏斌這些人,做個‘并購狂魔’。
“我要你們的完整報告,大概要多長時間?”李和沒有時間再繼續在這里聽下去了,不知不覺中已經在這個小會議室待了死十多分鐘。愛軍、付霞他們會著急成什么樣子先不說,何況還有其他單位的領導呢。
天知道,這幫人從哪里得了消息,今天一窩蜂似得聚在了這里!
“大概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麥肯錫的一個帶隊的董事,給出了比較明確的答復。
“行,我等你們。”李和的心里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思路。他站起身,對林正夫等人道,“幾位,你們先在這里休息,如果不著急,大家可以一起吃個便飯。”
吳市場笑著道,“郭經理可是給我們布置了任務的,我們先走,下次一定有機會。”
他握著李和的手都有點激動,他今天終于見證了一個奇跡,他從來沒有想到中國會出現一個人物和這樣的一個企業!
吳淑屏拉開了會議室的門,李和把他們都送了出去。
“李老師,就這里吧,你可是日理萬機。”到了電梯口,厲股份攔住了李和繼續送,再次握緊手道,“再見。”
“招待不周,招待不周。”李和直到電梯門合上,才停止揮手。
旁邊的另一部電梯門打開了,于德華出來道,“快點吧,我招架不住了!”
來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而且級別都是只高不低,boss都是最后才出現的。
李和趕緊進了電梯,上了12樓的大廳會議室。
剛出電梯,就聽見有人喊,“李董事長來了。”
“李先生,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