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天下第一劍!-《諸界第一因》
第(1/3)頁
“誠如師弟所見,這是一封求援信,萬望師弟權衡其問利弊……
話至此處而止,其間還有不少分析,但楊獄卻也只是掃了一眼,并未細觀
因為齊文生已然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大人,風師叔來信,是要求援吧?"
這,并不難猜。
塞外烽火剛起未久,風君子就借方征豪之名,先后發(fā)了八次求援信,且有意無意的傳播極廣。
這其中,一封是去龍湖,四封去了朝廷,還有兩封,則分別去了麟龍道城,以及,靜安府。
最后一封,則是通傳白州全境,乃至龍湖全境,號召江湖人士,地方豪杰共助邊關。
效果,自然是有,且極大。
流積山一戰(zhàn),相距如今不過七十余年,當年十室九空,天下絕素的慘痛,仍烙印在龍湖,西北諸道百姓的心中。
遠的不說,陸青亭也早帶著一干懸空山的道士,去邊關相助,據(jù)說,已死傷小半
-..---
"他倒是好算計!"
接過信件,齊文生面色就是一沉。
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風君子痛陳利弊,其中不少,他都無法反駁,因為攔山破,天狼入侵,西北道也是首當其沖。
只是-----
“異族入侵,我等本該責無旁貸,可此刻朝廷兵鋒直指,我等兵馬不足二十萬,且多為未上戰(zhàn)場的新軍,實是有心也無力………”
這番話,齊文生說的艱難,卻不得不說:
“而且,那方征豪絕非尋常邊將,據(jù)我所知,其人背后,還有著一方大勢力的影子……”
感激?友誼?
齊文生半點不信。
被楊獄擊殺的方烈血,可是自州方家年青一代唯一出彩的繼承人,這樣的仇恨,還指望握手言和?
“蘭山關……”
楊獄沉吟不語,心中思量著風君子其人。
徐文紀奉行有教無類,其一生治學講經(jīng),從來不分貴賤賢愚,故而,其門下有著王牧之這樣的貧寒人家,也有著如風君子般世家出身的度子。
也有如第五桀一般,大世家嫡子。
徐文紀,從未有成黨之心,只是單純的治學講經(jīng),因而,其這六位最杰出的弟子,其實,并非全是一路人。
這一點,從他數(shù)次聯(lián)系風君子,而后者根本不做理會就可以看出,此人并不看好自己。
事實上,這數(shù)年里,白州近在咫尺,攔山書院弟子,可也未有一人入西北………
“大人?"
眼見楊獄不語,齊文生心中就是一緊。
“依你之見,我當如何?”
回過神,楊獄詢問。
“調集軍隊,布防兗州,一來,抗擊朝廷征討大軍,二來,若攔山有失,則………..
話至此處,齊文生微微一頓,道:
“若攔山關破,朝廷無動于衷,而我等尚有余力,則由您帶兵入白州,抗擊異族,收自州士民之心……”
楊獄又問:
"若無余力,又當如何?”
“那,也只有據(jù)守兗州,以抗擊異族為旗幟,號召天下英雄來西北,迫使朝廷休戰(zhàn)……"
齊文生沒了猶豫,坦然道。
他自然知道,如今這番話若是流傳出去,儒林將會如何抨擊自己,但他并不在意。
“確是老成謀國之言。”
楊獄也不得不點頭。
僅以此刻的處境而言,這已然是最佳選擇了。
不同于風君子的上策只言其弊,下策只言其利,齊文生所言,其中利弊一目了然。
只是-----
"你忽略了一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