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 呼呼~ 蒼鷹振翅,劃過夜空。 星空之下,雪原漸遠,坐落于山川之間的高大城關,于此處望去,也十分之渺小。 楊獄垂眸俯瞰,他的目力很好。 一眼就可見城關內外,風君子率領的諸多白州精騎在躬身相送,甚至還能看到角落處收拾了細軟,準備離開的于道人、苦尼、齊長法、林安兩兄弟。 “那風君子,對咱們戒備很深……” 初掌真罡的秦姒,主動要求撐開真罡抵御劇烈呼嘯的氣流,這也是武道修行。 她的身后,白犬戰(zhàn)戰(zhàn)兢兢,死死盯著那尊七孔流血的尸身,渾身的汗毛炸起。 大宗師級武者,已可身死而不壞,長存多年,遑論這位了。 其氣勢之沉重,一度讓白犬、蒼鷹都不敢靠近,即便在楊獄的訓斥下靠近,也絲毫無法平靜。 白犬只是炸毛,而蒼鷹則發(fā)狂也似狂飆,半個時辰就飆了將近一千二百里地…… “不然呢?歡天喜地的納頭便拜,將身家性命,妻兒老小,關卡領地雙手奉上?” 楊獄并不奇怪: “咱又沒有王霸之氣……” “是霸王之氣吧?” 請挽鬢角,秦姒微微搖頭: “其人看似機敏智慧,卻不知獨關難守的道理,趙王爺在時,天狼已然蠢蠢欲動,他老人家不在了,憑他,怎么守得住此關?” “他不是不懂,而是不愿罷了。” 收回目光,楊獄心中明鏡也似。 任何事,都有利弊。 他肅清西北道內絕大多數(shù)的大小士族,清繳出了足夠西北道全境百姓數(shù)年用度的錢糧,諸般大小事,也無鄉(xiāng)紳的掣肘。 同樣,也得罪了天下的士族。 風君子縱然有心投靠,其家族也絕不會同意,而對于楊獄而言,他持戒‘不法’,由己到外。 他自己都嚴守此法,自不會對他法外開恩。 是以,此次回返,兩人默契的略過了此事不談,風君子是不知如何開口,而楊獄,則懶得理會。 他本也無心拉攏士族,身懷通幽,手握生死簿,他根本不需要從士族中挑選人才。 楊獄并未直言,但秦姒心思聰慧,已然猜出他話中的意思,想說什么,又不知從何說起,只是輕聲嘆了口氣: “趙王爺乃是大明擎天之梁柱,他這一去,真不知這天下,會亂成何等模樣……” 楊獄默然。 親歷了這一戰(zhàn),他才真切體會到張玄霸的無上威懾,或許數(shù)十年他不曾出關,卻也壓著整座天下。 他一人之力,或許受不住大明十道諸州,可卻足可震殺任何敢于犯邊、稱王者。 無論是黑山老妖,還是大離梵如一。 一時間,兩人都沒有了談興,沉默良久之后,楊獄取出了張玄霸最后交予自己的帛書。 一冊帛書,淺淺三五十頁,卻是這位當世第一人對于武道的梳理,自換血起,直至人仙。 由淺到深,極為詳盡,甚至包括了如何避免初次換血時氣血躁動,以及初學者,需要注意的種種事項。 默默的翻閱著,楊獄印證自身,心中若有所思。 因是初稿,這本帛書上帶有極為鮮明的個人特征,張玄霸,是以剖析他自身的優(yōu)劣。 “……一十三次換血,前人已然道盡,雖非最優(yōu),卻最為平和,適合大眾。 但筑基五關,卻太過籠統(tǒng),老夫以為,如牛也好,如龍也罷,仍是換血范疇,五關之說,還要細分……” “筋、皮、骨、臟、髓、腦……武道,歸根究底,是對于自身的把控,五關不如分為六關,以換血推動,由外而內,改易自身……” “分內煉外煉,其實毫無意義,武道之路,必然要內外兼修,缺一不可……” …… 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是張玄霸對于換血十三,‘筑基六關’的理解,而其后大同小異。 直至玄關大開,方才有了變化。 “意志!武圣意志是由心靈念頭、神魂念頭匯聚而成。將其當做一個人,心靈念頭就是拳意意志,神魂則是肉體。 筑基六關,同樣可以運用于此!把你的意志,當做一個人,將‘它’的筋、皮、骨、臟、髓、腦,統(tǒng)統(tǒng)煉出來!” 看到此處,楊獄的眸光一凝。 第(1/3)頁